屋内设施十分简洁,一眼望过去倒是十分整洁,即使是水泥地,却被她扫得一尘不染,亮堂堂的很舒心。
余唯满意地点点头,她忽然想到,既然以后还是免不得要直播,那么主题还是得要有一个。若光是带大家参观八十年代的生活的话热度只怕维持不了多久。
人们的新鲜感很快就会降下,如果没有更加吸引人的主题,这几天的高收益只怕会成为后面的扑街做铺垫,没有收益她跟余辉就会没饭吃。
所以,她这几天便一直在想,想着以后的工作,她得找一个外人看起来正经点的工作。
反正不能光靠直播,万一手机哪天被损坏了,岂不是就没了经济来源,且光是在家里靠不安稳的直播生活也不行,说出去好像是没工作的人,指不定得被新邻居们戳脊梁骨。
一开始不熟悉这里,靠直播赚点吸人眼球的快钱倒是也没什么,但往后日子长了来说…岂不是要凉。
但是现在这个年代……
可真是个糟心的年头。
1985年末,距人道洪流也才仅仅过去了七八年,上头很多政策都没落实没稳定,若是在十年后,她还能想想做些后世能够火爆的企业领域。
现在嘛…她是有心无力啊,哪里能有平台给她施展开手脚呢,这年头私人做生意其实还没完全被上面承认。
目前改革的重心虽是从农村偏向了城市,那些私人企业、工厂、个体户、小商贩虽然都被国家承认,但其实私企在整个八十年代都算不得是开放状态,国家偏向于“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
所以说,你做可以,但我们不帮扶你,也不鼓励,只容许你的存在。
目前来说,私企的地位就是正处于这么个尴尬处境。
所以对于余唯这个孩子妈来说,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是不太现实的,没有精力也没那个能力。
八十年代私企势头不够,上面政策也不够宽松,不过等到了九十年代,私企便会猛烈发展,余唯开个甜品店其实也足够生活了,甚至可以很安逸。
…或许这样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休息好后,她起身把新买来的床单被套拿去厕所过了一遍清水,再下楼去晾晒。
还有新买的棉絮芯,得抱下去晒晒太阳晚上才好盖。
好在今天太阳足够大,今天晒衣服的人也不多,且楼下院子里放的竹竿够长还有一大截空位置,一个下午准能晒干。
几趟跑上跑下,余唯累得直喘气,汗水流了一脸,谁知刚走到门口,里头就传来余辉软乎乎的小奶音。
“妈妈,喝水。”
小家伙从隔壁邻居家门口端了张小凳子过来,拖了鞋子踩上去给余唯倒了杯水,杯子和她方才烧好的水都放在台面上,余辉个子小,垫着脚也无法够到,所以才去找了只小板凳过来踩。
等到余唯回来后,瞧见的便是小家伙从凳子上小心翼翼走下来,再套上鞋把水杯给她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