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玉扣

荀彧、刘虞、蔡邕等人的动作,自然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刘襄早早的就知道了他们的打算,也知道了这是荀攸的计策。

他根本就不在乎。

与昭姬小别胜新婚,痴缠几天之后,他就直奔蓝田而去。

蓝田县在长安东南,以出产白玉闻名于世,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就是这里。

刘襄来这不是为了视察玉矿,他是来看纸的。

以竹为料,造纸成功。

不容易啊,自书城建立以来,他就下令造纸工坊改良配方。四年多了,终于造出适合书写的优良纸张了。

原本调工匠到蓝田设立试验工坊,只是因为秦岭山区竹林繁茂,想靠近原料产地,没想到直接给了他一个惊喜。

真不错。

他笑呵呵的听着造纸工师介绍流程:

“第一步,斩竹漂塘,原料须用嫩竹,斩为两尺长短,放入池塘,浸泡百日以上,方能内外皆软,然后再洗去竹上青皮,如此一来,纸张才能洁白,无丝毫异色。之前多用老竹,也没去竹皮,乃是失败的主要缘由。”

工师侃侃而谈,刘襄颔首赞赏。

见上官面露赞许之色,工师神采飞扬,介绍得更加卖力:“第二步,煮徨足火,将所得竹料,放入缸中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做成熟料。

第三步,舂捣成泥,取熟料洗净,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物料被打烂,形同泥面。

第四步,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其余之水则由竹帘四边流下槽内。

第五步,覆帘压纸,将竹帘倾覆,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大张之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层,然后于其上加木板重压挤出浆水。

第六步,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之处是以空心砖墙砌成夹巷,以烟道相连,待砖墙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工师领着众人来到烘焙间,亲手揭下一大张纸,展示给刘襄察看:“大司马请看,纸质洁白无瑕,表层细腻,无散墨之虞,适合书写。”

刘襄伸手接过来仔细观察,真的是一大张纸,得有四尺宽,六尺长,想要装订成书的话,后期还得裁剪。

纸面确实比汉代的桑麻纸细腻得多,摸上去一点凹凸不平的粗糙感都没有,也没有明显的毛茸,光滑柔韧,就是有点厚,跟现代的画纸有些相似,大概三四张一毫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