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后他又挨了一顿骂,大儒名士又如何,照样被他八十岁的老舅父骂得抬不起头来。

“无知蠢物,背信匹夫。”袁滂恨铁不成钢啊,书读的不少,好大的名头,可有什么用啊?

别说遇刺之事充满了蹊跷, 就算真的被刺欲死,这种时候你玩一出背信弃义,那名声就比克夫好了?不但被人鄙视,还得连累家族。品性家风遭人质疑,几辈子都洗不掉。

袁滂觉得心累:“昭姬不愿嫁?”

“昭姬不知此事,吾只是心疼女儿,乱了方寸。”蔡邕也回过味来,那刘宜程还没死呢,自己确实短智了,差点铸成大错,背信弃义的名声一旦沾染,那是一生的污点。

袁滂没理正在后怕的蔡邕,他回想着刘襄的行事作风,逐渐捋清了思路,这个奸诈的小狐狸,口风可真紧呐,自己差点就被蒙骗了。他笑了笑,奸诈点好啊,这样的人,才能在乱世中活得长久。

“明日启程,送昭姬去幽州,对外就说去与刘宜程完婚,冲喜祈福。袁涣去送,洛阳之事,老夫会处理。”

刘襄遇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色戏码,你方唱罢我登场,缇骑穿梭各地,将情报一一传回。

而他此时正惬意的,在军帐里撸串,一口一口的烤肉吃得额头冒汗,再呡一口小酒,美滋滋。

就是不知道,下一口,会吃掉谁。

知道他并未受伤的只有宿卫和不多的几个人,包括守在外围的骁骑在内,安平军的兵卒都以为他真的重伤欲死,更不用说其他的人。

北疆战事停顿,豪强宗族的势力正在瓦解,北军被调走,拖延去洛阳的时间,这几个目的都达到了。

可他不着急露面。

要趁此机会,看看各方反应,尤其是幽州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