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渔阳大疫

“都住口!”

见众人抬眼看他,又道:“在此哀叹自伤,于事无补。吾有一法,可治瘟疫,但需诸位相助。诸位贤达可愿与吾戮力同心,放手一搏,挣条活路?”

此前出言的老者拨开人众,行到刘襄面前,拱手一礼道:

“老朽名赵普,字光亭,现年六十有一,经历过无数次瘟疫了,乡邻亲族多有丧乱,至今回想,痛彻心扉。若郎君果有治瘟良策,老夫肝脑涂地,愿附骥尾!”

刘襄跳下案几,回礼道:

“光亭公,吾有治瘟良方,前些时日行医各处,多有治愈。此次太守征辟于吾,便是知吾能治瘟疫。

只是年轻德浅,人微力薄,需诸位贤达相助,方能行大事,挽狂澜。”

说到这里,刘襄又拱手四方,道:“还请诸位贤达出手相助。”

众人纷纷回礼,都道愿附翼尾,只是有多少真心,谁也不知,或是死马当活马医,或是从众附和。

刘襄也知道仅凭几句话不可能收服人心,只要表面相从也就够了。他便与这些医者说起怎么隔绝瘟疫传播的路径,商讨怎么对患者用药。

刘襄没学过中医,但在后世听到过的医学理念,在两千年前的东汉,真真是惊世骇俗,想人所不敢想。

若论行医给药,刘襄啥也不是;若论医理,刘襄能吹得古人找不着北!

众医者辩药方,辩医理,不觉之间,天边已是泛白。

眼见天要大亮,太守仍不现身,刘襄便与众人言说,“吾观太守事忙,不若将之前研讨的应对瘟疫之法,写成条陈,请人转呈于太守。”

众人皆言大善,纷纷出言定策,又请擅刀笔者记录,刘襄最后总览,或增补,或删改。

不多时便写成,命名为《受命防治瘟疫诸事疏》,招来府中侍从,请其转呈太守。众人至此疲惫不堪,便胡乱在这偏厅中歇息了。

却说渔阳太守张举看过《诸事疏》,伸手递给旁边的渔阳都尉鲜于银,沉声说:“此次瘟疫非同小可,两军大营能不能留?”

鲜于银面色愁苦,“太守三思,两座大营步骑六千人,虽是染疫,战力不可小视,非各家私兵可挡,屠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