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逝水流年

权臣的掌珠 看泉听风 1459 字 6个月前

萧氏是大房的支撑,但是萧氏去世,大房大部分人并没有太大的悲伤,少数真心哭泣的只有她的亲儿子,别的庶子、孙子、儿媳、孙媳,私下只开开心,这老不死终于死了!

镇国公沉痛的给长嫂办了一场丧事,世子、郑亶和郑玄亲自护送三人灵柩回郑家祖宅,这时大房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日后就要待在这里,永远不能回京城了。

长乐这会也看出来了,王珞那是生病?分明就是装病,她笑眯眯的逗着王珞:“我就说你怎么没半点生病的样子,原来是装样。”长乐也没觉得!得有什么不平,她是长媳,注定要比小儿媳付出更多。

王珞脸微红:“郎君说不值得为大房守灵。”

长乐点头说:“可不是,不值得。”她轻舒了一声,“总算是送走了这些活祖宗。”长乐是嫡公主,大房不敢给她脸色看,可光他们家乌七八糟的样子,长乐就糟心,她无法理解阿姑临海,为何能忍长房这么久?

王珞暗忖,临海性子本来就不强,老公和儿子有强势,她理所当然的就越来越弱势了,说来她还真不像公主……

没了大房,国公府一下安然了许多,颜氏和临海也难得露了小脸,上下气氛前所未有的和乐,镇国公看着上下齐心这一幕,不由暗忖自己莫非真做错了?如果当年就把长房送走,或许现在大家都安逸的活着。

国公府气氛安逸,朝堂上的气氛也前所未有的安静,毕竟二皇子的前车之鉴还放着,皇家安分,郑玄也不咄咄逼人,而是将精力大半都放在了盐铁改革上。

大夏盐铁允许私人买卖,最近因财政紧张,盐铁又收归国有,这导致盐价飞涨,很多普通人家都买不起食盐了。但是随着王珞的晒盐法的提出,海盐产量大幅增加。

比起现代技术,用古法晒盐起码要五六月才能完成,但是比起当下落后的煮盐技术来说,晒盐的盐产量几乎是大家不可想象的,有了这一批海盐流入市场,京城的盐价渐渐压了下去。

海盐的流行,大家也渐渐记住了郑玄的名字,他们都知道这便宜的海盐是郑大都督怜惜平民,让人制造出来的,本来大家并不知道郑玄是谁,现在有些人记住了郑玄的名字。

这也是王珞的目的,她要的就是一步步让郑玄的名声越来越好。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三年时间就过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