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早已到了尾声。
没有规制化的宣布散会,只等着老太太出了门,便算是结束了。
午间,在食堂用餐,对于实习生手术的话题,还在继续,意见各不相同……培养人才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按照唐局给出的案例来看,在一众县医院人眼里,很难想像中心院对这个实习生投入了多大的精力。
或许,又有什么不同的培养方案。
饭后。
唐局离开。
各个医院代表也准备回归单位。
“唐局建议不好实施啊,中心院是大单位,敢承担风险,咱们可不敢,而且县区医生的职业素质明显偏低,对实习生很难改变既有思维。”就如之前所说,每一个医生都是从‘实习狗’的待遇上过来的,一下子进行带教方式的改变,很难实行。
道理大家都懂,纷纷上车后,大多数人的态度,也只是观望而已。
毕竟只是一种思维发散,唐局即便拿出了相关成功案例,也不敢大刀阔斧的去干,或是成立什么试验型项目推进。
但也有个别人,心中生出几分私心。
周县人民院的院长与骨科主任上车后,前者便忍不住道:“唐局推新立异的想法很激进,但也未尝不是一种尝试啊。”
骨科主任四十多岁,地中海发型,偏偏还将几根杂毛捋顺,一看就是‘资深医生’,不仅技术过硬,也能钻研领导的心思:“那你的意思是,咱们试试?”
“咱们院骨科实力最强,如果真要试,你有信心做好吗?”
他想了许久,不敢给准确答复,还是迂回了一些说:“信心肯定不足,但就像您与唐局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心院可以,咱们也可以,但在此之前,咱们是不是先学习一下友方单位的先进办法?”
“哎,是个好主意!”院长点了点头,“我去联系一下,步伐也不用太大,有了成效,我再汇报唐局,听从她的指示。”
此遭情形,说难听点儿叫舔;但换个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领会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