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7页

郑宇成跟汪贵林一直认为谢凯想搞安124,甚至想把生产线搬回来。

安124生产线,技术要求太高。

引进全套技术,国内也不是短时间能生产出来的。

即使有想法,两人也经常说,也不过是想一想,并没真打算引进这款大型运输机全套生产技术。

“萨姆125、萨姆200中远程防空导弹技术跟配套的雷达,没有问题?对吧?”谢凯问乌克兰人。“引进过程中,我们不希望有什么限制,发射车、雷达车、全套探测系统,我们都需要技术……”

这也是双方这次交易中,成本最高的核心技术。

现在想搞萨姆300防空导弹系统,几乎没可能的。

为萨姆300配套的红旗9,一套系统都是好几亿美元呢。

乌克兰人绝对不可能给中方,别说萨姆300全套技术,整套装备出口都不会同意。

他们同意,中方也没钱采购。

那玩意太贵,空军也好、陆军也好、地面防空部队也好,装备不起……

维托尔直接表示“技术出口没问题,价格会比较高。”

谢凯没说话,等着他报价。

“全套技术40亿美元。”

维托尔报出了价格,季米诺夫直接补充,“这套技术必须全额支付外汇。”

汪贵林以及郑宇成等人,眉头都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