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页

100亿卢布,可是400多亿软妹币。

问财政部要,还不如要了财政部那些大佬们的命。

“首长,除了组织大批量轻工业产品需要的资金,负担并不是太多。供应苏联的产品,可以为国内轻工业领域带来更大市场,带动更多的生产……”

只要说到钱,汪贵林就极其不满。

这次要上百亿美元,整个404全部资金都没这么多,从哪里去调集这么一大笔钱?

见谢凯说的轻松,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从国内组织轻工业产品,不需要投入成本?这么庞大的资金,每年得组织多少产品?”

谢凯见大佬们反应激烈,连说倾家荡产的郑宇成也沉默不语。

按照老家伙的性格,会不顾一切阻拦拍着桌子说必须搞回来。

现在他不说话,可见这么大数额的在老家伙眼中,也是还不起的。

谢凯这会没再说钱的事,转而问大佬们:“首长们,对苏联人的安-124大家有什么想法?苏联最大的飞机不是安-124,而是安-225,最大起飞重量640吨,体型比安-124还要庞大……从巴黎到乌克兰,我乘坐那飞机过去的。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制造工厂里,也看到了那一架尚未生产完工的安-225。”

他突然又把话题拉回安-124跟安-225,大佬们不由疑惑。

“国内航空制造实力,差得太远。只有引进安-22的生产技术,才能加快国内发展,缩短跟国际技术的差距……”

谢凯的话,所有人都清楚,可这需要砸入海量资金。

资金,中国最缺的。

军方拿不出来。

财政部也不批如此庞大的资金来引进。

从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