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米诺夫见中国人满意他提出的这种方案,更是高兴。
之前乌克兰方面向苏联中央银行贷款,银根紧缩的中央财政根本不愿意向提供贷款给乌克兰,怕这边无法偿还。
现在由中国人偿还,中国人拥有大量轻工业产品,是苏联需要的,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实在不行,可以让中国方面找他们的某一家银行向苏联中央银行担保。
这样一来,事情就容易操作了。
“部长,这样的操作方式,航空工业部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会同意吗?”
季米诺夫看着一脸担忧问自己的尤里亚夫。
反问着他,“为什么不同意?安-22的技术已经落后十多年,早就停止生产了。用已经淘汰的技术来换取发展经费,有什么理由不同意?除非航空工业部跟军事工业委员会有经费拨付给我们……”
季米诺夫一脸的不以为然。
苏联跟中国人换取的五轴加工中心,不会分到乌克兰,按照目前的状况,肯定是会留在俄罗斯的机械设计局,以及制造单位,以此提升他们的制造实力。
一般情况下,苏联都是俄罗斯优先。
没有足够的资金,根本没办法搞到这些高级加工设备,自然无法升级乌克兰航空制造实力。
整个苏联,对于工业布局,都是偏向俄罗斯的。
乌克兰原本底子就比较好,有一些俄罗斯本土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所以才得到有不少的工业基础。
比如,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不是因为莫斯科方面想发展乌克兰的造船工业及技术。
黑海造船厂,是整个苏联境内唯一一个可以用来制造航母的大型船厂,对于制造航母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需要永久的不冻港。苏联境内其他造船厂,都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