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7页

359,几乎是59坦克的终极形态,基本上没有再对这进行改进的方案了。

5对负重轮的底盘扛着125炮,已经是极限了。

“祝总,我说这个,不是为了说谁的技术更好什么的,那个没有什么用处。作为军工科技的研发人员,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成本而降低技术性能,不能为了成本而降低性能……”谢凯说道,“其实这是我们跟国外最大的不同。”

“你不能不考虑我们跟国际上的技术差距。”祝老总看着谢凯,虽然觉得谢凯说法没错,依然很严肃地告诉谢凯。

国内的技术基础跟国外差别很大。

技术的差距,也是各个技术项目不能如同国外那样直接往高性能走的原因。

前些年很多重点国防科技项目的下马,就是因为技术差距太大,需要消耗太多的资金,同时也需要太长的时间去配套基础,然后才能突破。

“技术差距得考虑。可目前,国内三代坦克项目,本来就可以让性能更好。就因为成本,降低性能要求……”谢凯说道,“虽然这样可以很快搞出成果,甚至降低价格,研究出来的装备就已经落后了,然后继续砸资金研究……”

祝老总沉默了。

617这些年研究出来的坦克型号不少,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型号可以大规模用于国内换装的。

80式不行,88式同样不行。

研究出来的,最多作为技术基础,继续开发。

88式,只是二代坦克,国外先进国家的三代主战坦克都已经列装了。

“研究出来,如果部队装备不起,有什么意义?”祝老总喃喃地说道。

在这方面,他跟谢凯聊不到一起,意见也不可能统一的。

“作为技术储备。而且新开发出来的装备因为性能先进,甚至可以促使军队作战方式的转变。”谢凯说道,“在两伊战争中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双方都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双方却依然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