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徐哥,关注好电影。十一黄金周来临,观众朋友们也迎来了久违的长假,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看电影放松一下。今年的国庆大电影堪称修罗场,佳片众多,而我这次要讲的,就是其中并不起眼的一部。”

“《峥嵘》,是国内知名大导演张树华的作品,传闻也是他最后的封山之作。张老爷子年岁已大,身体已经不如过往,这次的首映典礼他本人也并未出席,加大了这个传闻的可信度。”

“想要了解《峥嵘》,我们首先要了解,张树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导演。”

视频里的声音渐渐找到感觉,声音也放松了很多,他开始科普张树华的人生经历。张树华出生在电影世家,几岁就开始演电影,成为上个世纪著名的童星,成年以后,他已经是国内排上号的演员,但他并没有继续演戏,而是选择出国深造,回国后转行拍电影。

他二十岁拍的处女作,在豆瓣被列为人生必看电影系列之一,此后他的导演之路顺风顺水。三十岁之前,张树华的作品锐利张扬,充满了时代特有的风采,而在他三十岁到五十岁的作品,他逐渐改变风格,走上了探索历史的道路。

“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内把张树华导演称为历史片之父。他拍摄的几部国内战争片,严肃有余,给人以很大的反思,无论是在分镜还是在转场上,都为人津津乐道。这些电影至今还是国内电影学院派教科书指定内容。”

“更有意思的是,天才的导演之路并不是孤寂的。傅庆南同为天才导演,走的路子却和张树华截然不同,二人针锋相对多年,五十岁以后,也许张树华是想压倒傅庆南的优势,专而拍摄傅庆南擅长的文艺片,风格也逐渐变得不伦不类。这也是《峥嵘》最大的诟病。”

张树华在这条路上努力了将近二十年,拍摄出来的几部类似文艺片风格的电影全都损失惨重,但他还是不泄气。

“很多观众估计看到电影宣传时,都和我一样懵圈。什么叫大时代中的个人异化?当我们走进近代历史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全是民族的、时代的痛,那些痛让我们感同身受,虽然许多相关电影也以固定的视角插入,但最后的主题无疑还是凝聚大的时代。”

“说到这里,很多还没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会以为,电影内容也和往常那些电影类似。但我想说,张树华并没有挂羊头卖狗肉,电影确实如同他宣传中指出的那样,是一首小人物的悲歌。但,如果让从他的作品中挑一部最喜欢的,以前是《优伶》,现在是《峥嵘》。”

接下来的内容涉及轻微剧透,up主提醒过后,有短暂的计时等待不想被剧透的观众离开。

他前面的科普就用了七分钟,水平很高超,成功的吸引了温晏青的注意力。虽然他已经看过电影,可还是想对照这个up主说的话,是否和自己心中所想的一样。

温晏青暂停视频,随手把链接分享到群里,又迫不及待回来继续观看。

“电影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连城扮演的季明晟,一条是祈越扮演的季明宏,这二人同为兄弟,性格不同,命运也有所不同。”

徐越文简单分析了兄弟二人的命运,在电影的前半段,季明晟做出的一切选择都和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季明晟,在还没有收到要求他回国的电报时,为什么会主动从日本回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晚些再讲。回国后,镜头几乎都在季明晟这边,他久居日本,没见过国内的惨象,父母身亡,和哥哥不和,以及环境的黑暗,都是推动他吸食鸦片的原因。”

“他确实不是一个坚强的人,甚至可以说很是懦弱。被保护的太好的公子哥,面对这些压力时首先想的是逃避。当时随处可见的鸦片,也成了他堕落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