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良师 楚山晓 1590 字 2024-03-16

“他没毕业?”戎策问过杨幼清的过去,他只知道老师是黄埔六期步兵科的学生,读书时候叫曾旭中,除此之外一无所知。“黄埔六期,正赶上清党,他为了帮我们逃跑,定了通共的罪名,在监狱里关了,”郑辉已经有些不清醒,努力回忆往事,“关到,应该是28年,北伐,戴笠需要帮手,从监狱里把他带出来。”

戎策咬着嘴唇,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老师更喜欢去对付日本人而不是共产党,也许是念着旧日师生同窗情,现在看来老师曾经也是重情重义之人。也许是那两年在监狱里,他看清楚了,所以才有现在这样不争不抢,逆来顺受的杨幼清。

“我老师有什么家人吗?”“没见过他的家人,听说是四川的乡绅人家。”郑辉看到前方的光亮,费力笑了笑。戎策让他将重量全压在自己身上,沉稳前行,“我有些担心,如果他知道我背着他加入了‘敌营’,他怕是要杀了我。”

郑辉摇摇头,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感情超越信仰,是人之常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年,周荐章,也是因此放过我的。不过人心也会变,十年,他爬到那么高的位置,到头来竟是要‘弥补’当年过错,邀功请赏。”

戎策欲言又止,郑辉手上力气重了几分,握着他手臂,“你的老师还是当年的样子,这一点我很欣慰。”“我以为您还会感慨,他站错了队。”“有些事情不能强求,只要存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尚留一颗赤子之心,足够了。”

出了下水道的洞口,戎策将郑辉交给等候多时的地下党游击队。郑辉回头对他笑着,他在郑辉眼中看见了少年般的纯粹。也许戎策身上残留的阳光,让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北大校园中追逐打闹,在四九城街头共和宣扬平等的年轻人。

戎策想着,他和杨幼清绝不能分道扬镳,绝不能重蹈覆辙。但现如今立场截然对立,他又如何能始终与杨幼清站在一起。

4.疑虑

“二十五,就二十五,我跟你说,这局不能押六号。”戎策趴在阿力的肩膀上看着他手中的报纸,旁边凑着几个行动组的组员叽叽喳喳讨论这周末的赛马。阿力倒是听他的话,点头说记下了,嘈杂声中有人反驳,“二十五号不行,戎组您要赔钱了。”

戎策嗤笑一声,一伸手拍在那人脑袋上,“赔钱老子也乐意。”“六号一定能赚两——处座。”

戎策知道杨幼清站在门口,却故意忽略他,直到自己的组员发现了气势汹汹的处长大人,才抬起头冲他露出个微笑,“老师您来下任务的?”“我看你们最近很悠闲,”杨幼清上前一步,阿力立刻将报纸揉成一团塞到身后,“阿策,你出来。”

戎策叹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蹬了蹬腿,似乎是坐麻了。杨幼清脸色更加难看,先行离开,留给他一个冷漠的背影。戎策挠挠下巴,不知道最近怎么惹着人了,急忙跟上去,小声问道,“您真生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