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发展是第一要素(2)

“此举固然对大明的发展,对辽地的安稳,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可也要避免养虎为患之势。”</p>

卢象升眉头微皱,看向陈延生说道:“当初建虏尚未一统前,大明对建州三卫的女真各部,所采取的方式,和当前的形式并无差别。</p>

倘若纵容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这般持续的发展下去,秘密购进我大明所产的火器、火炮等,难保不出现这等威胁。</p>

而且战争形势下,李自成所部绝不可能一直取胜,一旦他们所列装的火器或火炮,被建虏八旗在战场缴获……”</p>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巡抚,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局势只会对我大明愈发有利,这并非是下官所讲,而是陛下所定结论。</p>

我天津所筹建的军工产业,通过所开辟的航线,对李自成所部定向倾销的火器、火炮等军火,实则是我大明武备院研制出的初代型号。</p>

当前武备院这边,正在集中相应的人手,攻克新阶段的火器、火炮等,以增强我大明军队的基准战力。</p>

陛下说的原话,是最好能让建虏八旗这边,通过战场缴获一批火器火炮,以此将他们拖进军备竞赛之中。”</p>

卢象升:“……”</p>

陈延生所讲的这些,让卢象升心里生出惊疑,尽管卢象升对‘军备竞赛’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p>

不过也联想到一些。</p>

“陛下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培养天津治下的军工人才,为下一阶段的军工发展夯筑根基?”</p>

卢象升眉头微皱,迎着陈延生的目光,惊疑道:“并通过倾销的火器、火炮等,让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明面上帮助我大明牵制住建虏,私底下不断获取辽地的各项资源?</p>

而建虏八旗这边,一方面在战场上和李自成所部展开交战,另一方面将宝贵的资源,砸进无用的军工产业上?”</p>

“的确是这种总体构想。”</p>

陈延生点头道:“抛开辽东义军和建虏八旗不谈,卢巡抚心里也很清楚,地方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批熟练的工匠。</p>

可如果没有稳定的倾销地域,热销的产业商品,那治下的这些产业,就不可能稳定有序的发展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