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之在网上叫海的泡沫,乔煜猜测,难道是结合了海的女儿和化成泡沫的结局?这……也太不吉利了,丧文化继承人么。
而在她发布遗书之前的几个月,有个号跟她互动非常频繁,叫发射Biu心的尧尧乐,名字里带着明显的“尧”字标志,是个很明确的追星号了。
或者稍微不客气一点地说,纵观她在微博上的行为,七八成的概率,能确定是个脂粉(职业粉丝)了。
自从闹了海的泡沫那一出之后,这个号就几乎销声匿迹了。
这个虹桥地区的产业园区,距离地铁站不远不近的800米距离,建筑偏现代简约风,窗明几净地,配合着规划得高低错落有秩的草坪植被,生机勃勃,挺适合走出几个明日新星来。
发射Biu心的尧尧乐在微博上表现得是一个专注数据,热心支持代言的文字&修图博主。
写字楼里,是个身着精致套装,脚踩7厘米高跟鞋,始终如履平地的,戴着眼镜,长直发有必要时简单拢成一束的职场精英。
她似乎很喜欢跟人聊天,特别喜欢引导别人:“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初次见面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个特别热情的自来熟。
她是产业园里一个影视公司的媒体运营,她们公司打造过一个国民度很高的国漫IP,从影视作品开始,逐步扩展到周边,广播剧,游戏产品。
早上到公司给自己来了杯现磨咖啡,处理了邮件里紧急的或者很快能搞定的。
十点左右约了个下午的项目会议。
“求助求助薇薇姐,救我狗命。”波波头少女一脸糟心。
“倒是也duck不必,那么骂自己。”黎薇薇,也就是“发射Biu心的尧尧乐”本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皱了皱眉,转头又是一副愿为主子效劳的和善模样。
“我们刚发行的剧场版ost,被人举报说抄袭国外的一首独立摇滚作品,还上传了音轨的比对。”
“这么倒霉啊,你赶紧整理一下发个通稿说谢谢这位网友的热心提示,这位网友推荐的这支挪威独立乐队的作品非常棒。很抱歉我们发行的新ost和弦部分听起来与这支乐队的作品有点相似,但是我们咨询了编曲老师,他们的谱子完全是在不同的调上编的,绝对是认真对待的作品,绝无任何网友疑虑的‘借鉴’存在。”
“就这样?”波波头大约是觉得这太不痛不痒了。
“嗯,然后找点水军就这个话题正向反向地接着吵吧。”
“额……不怕事大?”
停下了手里正向、反向无缝衔接转动的笔杆:“本来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很小的一件ost发行的事,但涉及到‘抄袭’这种事,就有很多人有话要说了。音乐、文学、绘画……涉及艺术的产出,不是那么容易能界定抄袭与否的。自然有不明就里的人会好奇,谁抄袭了?谁被抄了?出现‘我来康康谁在抄袭’这种操作。那对播放量,你说……”
“当然是有利的。”
“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