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开始!”
这样的镜头易阳在监视器中根本就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不过按照他的想象,也是可以确定章晋的动作做得到不到位。
不到二十秒的镜头,很快就结束,章晋慢慢的落到地面,拿下头罩:“怎么样?要不要再来一条?”
这种戏份,演员自身也没有办法衡量自己演得究竟如何,还是得看导演的。
过了一分多钟,易阳看了两遍回放。
苏彦新的对讲机里边就传来他的声音:“好的,ok,这条过,准备下一条。”
这部电影的拍摄,每过一条都会让现场的剧组人员感到一阵轻松,ok一条就意味着少了一条。
每天都拍同样的戏,同样的场景,不知不觉原本有趣的事情也会变得无趣起来,现在这场戏对于剧组的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工作上的煎熬。
包括易阳在内。
为了能让《深空之下》尽快上映,在拍摄中,易阳一边要完成《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还得开始《深空之下》的特效制作。
今天,在完成《流浪地球》运输车运作的镜头之后,易阳就开始制作《深空之下》地球爆炸的镜头。
这个镜头在易阳的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但是真正做出视觉效果来之后,他才发现对于这种壮观的画面,想象中和眼睛看到的完全就是两码事。
在想象中,易阳知道地球爆炸的场景很震撼,但是他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震撼的效果。
但是现在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画面,那种直观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只是还有一个画面,这要是配上bg,震撼效果将会更加。
地球爆炸的这场戏是要从好几个角度来呈现的,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上帝视角,以地球上空为视角,呈现出爆炸的画面,然后就是以整个太阳系为视角。
地球爆炸的光芒照亮了大半个太阳系,这个视角就从太阳系的另外一边看过来的。
再有就是月球和主角所搭乘的飞船视角,这两个人类直观的视角也非常重要。
最后,是地球地壳撕裂开来和各种火上喷发地震的画面。
在整部电影中,地球毁灭的这个场景大概占时为五十秒。
对于这部电影故事本身来说,地球爆炸和人类毁灭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幸存下来的人类崎岖坎坷的求生过程。
在小说中,地球爆炸的场景被一笔带过,只是向读者交代了这么一个故事背景。
但是,在电影中就不一样了,电影看的就是视觉效果,如果地球爆炸毁灭这样震撼的场景易阳都不表现出来,那易阳可就是一个真真的傻逼导演了。
使用传统的特效制作方法,单是这几十秒的镜头就得花费几百万费用,这也是很多国内影视公司拍不起科幻片的原因。
科幻电影,之所以科幻就是因为它要想观众呈现一些平时根本看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得来源于特效。
电影发展到今天,也可以说没有特效就没有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