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一身冷汗起,她一骨碌爬下床,跑到书案前盘腿坐下,拿起笔翻开自己的手账,将这两次细细记录下来。

原书的第一视角是寻亦许,作为男二的寻皆允着墨不多,出场方式大多表现在对自己嫂嫂闻芸的偏执迷恋上,所以秦思思一度以为他是个废物设定。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是剧情的一环,在书中既定剧情之外的地方,无论是这两次的推动,还是寻皆允的愈发饱满详细的人设背景,都是在细节填补。

把这本书的既定剧情比作主舞台,读者是观众,看得到的只是一隅舞台,看不到的舞台背后,每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在不停上演着。

所以,在得知寻皆允武力值逆天之后,任务远比她想象的还要艰巨,行差踏错一步,便可能尸骨无存。

秦思思手心冒出薄汗,捏紧又松开,不管如何,她也不能坐以待毙。

这一案的既定剧情是什么?寻皆允对闻芸的偏执迷恋又有多少,既定剧情当中她又有几次对闻芸的陷害?她努力去回想,刷刷刷在手账里写下来。

书中寻亦许的第二个案子的主角,便是那个户部尚书和瀛洲美人。

户部尚书叫崔尹,那美人原本是崔尹家中的一副瀛洲美人图,得了灵识从画中走出,幻了实体,是为一只画妖。崔尹为其取名莳娴。

秦思思想起来了,第二次对闻芸的陷害,便是在崔尹府中。

崔尹为博莳娴一笑办赏花会,邀请了全洛阳城的权贵女眷于洛阳河畔赏花,闻芸和覃思思偶然间撞破莳娴是妖怪,便被崔尹设计囚于尚书府。

崔尹此人性格恣意无端,简而言之也是个变态,喜欢折磨人心,单独将二人绑在不同房间里,问了同一个问题。

“你们姐妹情深,放一留一,你选谁?”

崔尹是这么打算的,如果答得不同就都杀了,若答得相同,那就留下的杀了。

闻芸单纯善良,选择牺牲自我放走覃思思,她坚信寻亦许会带人来救她,也笃定崔尹不会堂而皇之杀她这个闻家贵女、相府贵眷,而寄人篱下的覃思思就不一样了。

作为恶毒女配的覃思思自然选择自己溜,溜就算了,更愿意眼睁睁看着闻芸死,所以逃出来故意隐瞒拖延时间,没第一时间找寻亦许去救人。

秦思思笔一顿,她或许必须走到这一步,也是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