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页

然而诸葛亮对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楚国有没有那么容易被“夺舍”且不说。

这样复兴的汉室,对诸葛亮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诸葛亮对汉室的纠结,并不是愚忠,而是希望再一次强化“汉室”的神圣性,如果在前汉、后汉之后,再出一个季汉,那么汉室的神圣性便更加稳固,今后万世一系也并非虚妄。

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或许就会重新陷入先秦时那种群雄争霸的大乱世之中!

到时一乱一治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毕竟作为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汉灭亡,将意味着王朝再无神圣性可言。

所以之前和白图、曹操比起来,平平无奇的刘备,才会如此符合诸葛亮的要求,甚至不惜避开来南阳的白图,主动北上去投靠刘备。

楚国虽强,但在诸葛亮看来,终究神圣性不够,一时能统一天下,也只是小浪花儿。

不过诸葛亮的逻辑固然执拗,却没有偏执,最清楚用“鸠占鹊巢”的行为,来续一个季汉没有意义——得国不正,还有什么神圣性可言?

反而会令汉室蒙羞,变成“警告”后来人要造反必须尽诛刘氏子孙而已……

至于重新再找一个能扶得上墙的刘氏子弟,从头开始?

更不可能!

眼看楚国、魏国都已经要南北对决,这时候扶谁也来不及!

虽然司马懿名义上,还维持着伪汉,但诸葛亮已经清楚,汉室……已经注定是过去式。

且不说人生理想离自己远去的打击,更功利些说,关羽、张飞等等旧臣,还有被楚国启用的可能,不过诸葛亮却不可能被重用。

毕竟他的想法,早就“暴露”的差不多,本来也没有特地隐藏。

如此与楚学格格不入,能力再强,楚国也不会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