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主动出击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人家凭什么低三下四跟着你汉族混呢

杀光上几百万人,就连杨辰也无法下达这个命令。

那就让情报司先一步宣扬。

明军不怕背上恶名,就说河套的百万牧民都被杀光了。

汉人一旦进入天山南北,必然赶尽杀绝,鸡犬不留。

要跑就趁早。

西域地区几乎家家都有马匹,最差的也有头毛驴。

他们还不像汉人那般恋家,喜欢置办东西。

这些人一辈子几乎要搬好几次家,说走就走很是爽利。

攻取武威之后,南进支队几乎是赶着西域人屁股走的。

即便几年十几年内,让这些新得之地荒芜一半。

杨辰都在所不惜。

先把地盘占了,人口慢慢迁移嘛!

以陕西路为例,黄土高原上那些百姓守着几分薄田干什么?

祖祖辈辈开发过度,草皮都啃光了。

去河套,去西边,一家分几十亩地,百亩草场耕田放牧不好了?

房子都是现成的。

让黄土高原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水土流失。

后世可能就没有黄江了,干脆改名清江好了。

这种造福后人的好事,杨辰很乐意干。

攻占伊犁、喀什后,南进支队暂时停下脚步,开始加强北面防线。

等待联军的反击,以及总部的下一步命令。

实际上,被周强,马毅刚,王子韬干掉的联军部队已经超过五十万人了。

也就是说,双方兵力可能已经持平。

而明军战损却很少,还能及时得到补充。

明廷人口过了五千万,十八到四十岁的壮丁就有700万左右。

这个时代,十三岁的半大娃娃都算成年人了。

实际可以征召的兵源,远远超过一千万。

但明军总数才三百零六万,还没达到三丁抽一的标准呢。

也就是说,明廷的战争潜力依然巨大。

远没到全民动员的地步。

预备役充足无比。

着急的却是联军。

即便马毅刚和周强的南进支队还在修整。

但依然如一把锋锐无比的巨剑高悬在河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