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恢复生计

转眼间,民心尽收。

这些人,以后每年都还得缴纳税赋呢!

“看来,咱们要多多收纳难民才是。”

“百姓才十万出头。”

“远远耕种不了这么多土地。”

杨辰轻笑道。

“当然!”

“不过,有个三四十万就够了。”

“分下去的田地,不要超过两百万亩。”

“剩下的,留作军屯吧!”

“刘志啊,你还得多跑几趟,鼓励这些商船跟着。”

“商丘的难民没了,就往徐州方向走嘛!”

“老弱我们需要,青壮男女更需要。”

“去运河两岸的山林找。”

“我派两千轻骑随行保护。”

刘志拍着胸脯笑道。

“长公主,杨长史放心。”

“辽军不是撤到东平湖、梁山伯西岸了么?”

“这一路的难民,别说三十万,更多的都能收回来。”

当然,分配田亩的百姓只需要三、四十万。

五个县城,加上雍丘府城。

也能容纳十几万人的。

杨辰既然要把这一片打造成根据地。

各行各业的百姓都需要。

不单单只是种田的农民。

正好,那些伤残官兵也能更好的安置。

辽军大肆屠杀搜刮一番。

旧有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

就算有几个富豪地主跑到了京城避难去了。

谁还管他们的田地?

真有不开眼的回来找不自在。

杨辰不介意暗中绑上石头,玩一玩沉河的把戏。

为了更多百姓的幸福安康。

那些寄生虫,杀光全家,他也狠得起心肠。

就算中原的生产力再低下。

大晋的人口也不至于才五六千万。

再养一倍的人口,都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以往六七成的耕地都被地主、士绅占据了。

这其中,很多人都不交税的。

加上各级官吏上下其手,截留,贪污,火耗……

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国库收不上来银子,岂不正常?

每一次大规模战乱,都是一次土地再分配。

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并不是统治者有多么文成武德,经天纬地。

稍稍懂得休养生息,吏治清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