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但既然是特地来寻他的,听到徐顾军的旗号自然是听进去了。

第31章

这天徐濬正在看着各地动向。他如今在附近两个州府都设了点,专门负责打探消息。除了州府的消息,更要紧还是天下大势。尤其京城和南地是关注重点。

现在各地灾民纷纷起事,之前被隐瞒以致慢了一步的朝廷也终于派出钦差要彻查黄河决堤之事。而当务之急,自然是先在各处赈灾,安抚灾民。

消息传开,山上有少许人坐不住了。想要回家接受朝廷的赈济,毕竟据说要发钱发粮,土地免税一年。而且当初逃荒,有些一家子走散了,找不到了。如果都回去了,岂不是还可以一家团聚?

徐濬也没有阻拦消息悄悄的传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他只是让那些想走的人等一等。朝廷的承诺是一回事,但当地官员的执行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上过山的人,会不会被秋后算账呢?

而且,走了就别再回来,这里不是来去自如之地。

这话一出,又有那些经多了事的年长者痛述赈灾款项被侵吞的惨痛往事。想走的人便又动摇了,不过还是有那么些人三五成群一起告辞离开。

徐濬看看情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朝廷,还能苟延残喘些时日呢。”毕竟还有林相那群老家伙在,齐潇还不至于太离谱。

就在此时,小宁子叩门进来,“徐将军,家里有人来了。”

徐濬挑眉,家里?

他看看小宁子,后者很肯定的点头,表示来人他是认得的。

徐濬合上情报,“请进来。”

来人一进来就盯着徐濬看,然后激动地道:“世子爷,属下终于又见到您了!”

外头有小宁子清场,倒也不怕被人听了去。

徐濬是从六七岁到十六岁,变化很大。但能从他脸上看出镇南王和先王妃的样子来。

来人三十多,正是当年送他进京的王府侍卫小头目——杨耀。如今是副统领了。

二十多到三十多是没什么太大变化的。所以小宁子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徐濬亦然。

他淡淡地道:“原来是你啊。”

杨耀一听就知道他心头对王爷还有怨气。他几步过来躬身行礼,“属下杨耀见过世子爷!”

“免礼吧。过来坐,你怎么找来的?小宁子,吩咐上茶。”徐濬挪到窗边的竹茶几旁。如今虽然供应匮乏,但处在他这个位置,衣食用度自然是山上最好的,并不缺好茶叶。

杨耀过来在他对面坐下,“得知您半路失踪了,王爷就命属下带着几个弟兄北上悄悄的寻找。在客栈听到人谈论徐顾军,属下就来看看。然后看到巡山的有傅大人手下的将士就知道没找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