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兴造、整防(二)

清明祝 古桥头 1095 字 3个月前

叶永甲叹道:“开设铳厂、炮厂确实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但问题不出在陈党,而在那群番商。他们绝不想被咱们的新政抢了生意,就必须与之作艰苦的谈判。其实若能安心谈判,我们压力也不大,然而投鼠忌器,干起事便不免束手束脚了。”

“如何是投鼠忌器?”蔡贤卿追问道。

叶永甲提起袖子,一边伸手在桌面上比划着,一边为他分析道:“您想,陈党一直打算否定新政,千方百计地要把番商们赶走,如果我一时谈不妥,陈同袍必然以‘番商辱国败政,不可久留’的名义上奏,将他们驱赶出去;可若不留情面,不顾谈判桌上的规矩,仅以权力威逼,则会惹起番商们的怒气,他们向朝廷一告发,那我又落下个无端生事的大罪。好比桌子这边代表着番商,那边代表着陈党,我们呢,就在这儿中间,脚不能多动一步,头也不得偏,简直如履薄冰。”

蔡贤卿听了这话,仍旧紧紧地盯着桌面,沉吟了一小会儿,方才把眉毛舒展开来,仰头看着他:“这恐怕是我们‘新党’身份的问题,令我们难以两头兼顾。那……能否找一个非吾一派的人,去办成此事?”

“这个确实可行!”叶永甲十分赞同,“但人选要仔细斟酌,不可疏忽。”

蔡贤卿道:“老朽无才,只是甚知人心,不如我在几日内帮你拟一份名单,交与你看?如今还是先给董从明回信,解决当务之急要紧。”

“既然如此,叶某多谢蔡老了。我这就给他回信,说我们已在筹备了,请他放心。”

叶永甲当即索过笔来,在信尾快速地写下几行小字,然后重新折好,叫了信使来接。

“等等,”蔡贤卿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按住他的双手,眼神里透着万分的急迫,“这封书信,可否再叫我看一下?”

“还有什么可看的?”叶永甲的手在信纸上摩挲,略显迟疑,“刚刚您不是读过了?没遗漏什么大事。”

“不,”蔡贤卿愈发坚定了,斩钉截铁一般摇了摇头,“那里面好像有‘存肇’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