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

清明祝 古桥头 1056 字 2022-11-13

蔡贤卿道:“我听中书省那边的人说,适才陈同袍去见晏相,晏相好一顿苦口婆心的教导。他言‘此次督责办学,重在养育德行。现在的百姓皆不知礼义为何,故而子弟不孝、女子不贞,全然不知廉耻二字。大多数又有好逸恶劳的毛病,荒废了不少农田,因此才出了好些游手好闲之徒,到处偷窃抢劫,风俗越发败坏。所以该先把《孝经》之类的拿出来教人……’还提起南京的卫先生,说自己必他多了一份必死的觉悟。”

叶永甲不屑地冷笑一声,低头说道:“德行固然是人所要具备的,但它终究扎根于制度之上,被后者死死操控,如影随形。像他口中这样的新政,无异于舍本求末,岂有前途?卫先生深知问题的根源,才力行书院之制;而晏相身为堂堂宰辅,却还痴迷于圣贤先理……仅凭此点,便不如卫先生远甚。”

蔡贤卿无言以对,只好平淡答道:“廷龙还是念旧时的师生之谊啊。”

叶永甲笑而不语,只是摇头。

陈同袍一路走出了皇宫,径直行到前面的那条大同街。因这几日适逢市肆开张,闹市里一片乌泱泱的人群,形形色色的人物挤在一处,有笑声,有骂声,远处还听得敲锣打鼓、吆喝叫卖,好不热闹。

然而陈同袍却漠不关心,甚至连停一停脚都不肯,一门心思想着回府。

“陈侍郎!”

他的耳朵倒没有被吵嚷的杂音搅扰,听见有人叫他,连忙驻步,往四下一瞧,见东面的铺面前,正站着那位年轻的侯爷——过湘人。

“陈大人,我一直打算找你,却到处都不见你的人影,您干什么去了?”湘人走过来,带着笑问。

陈同袍将嘴角硬生生咧了起来,也是一副笑容:“这个不方便在外面讲,还是回府说罢。”

“过某往您府里去不方便,不如就近在酒楼上说。”

陈同袍欣然允诺,便由湘人引着,到了一家金字招牌的酒楼里,命店家准备了二楼的雅间,斟了好酒,摆上几份饭菜,鱼肉俱备,二人这才坐定。

“今日风暖宜人,请您吃这顿饭还真是时候!”湘人一面说着,一面卷起窗上的竹帘,一阵阵微风轻拂进来,十分惬意。

“来,先干!”他举起酒杯,向着陈同袍就满饮了下去;后者只是小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