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何为国运

但是国家的气运与個人的气运虽然相似却又有不同。

至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没有什么人可以像袁天罡之于李星云那样去影响大唐帝国的气运。

因此,蚩曜思考再三,才终于出声道:“天时、地利、人和?”

“你果然能看得透彻!”

袁天罡抚掌赞叹,“不错!风调雨顺是为天时,四方靖服是为地利,民心所向是为人和。得此三者,国运昌矣。若失其一,则国家不稳,失其二则危在旦夕。”

三者皆失如何,他没说,蚩曜也没继续问,因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大部分国家都撑不过三失其二这关。

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蚩曜还是比较认同的。

天、地、人三者中,历来天时最不可控, 所以许多朝代都经常出现荒年,田地颗粒无收,百姓无粮可吃。

若那时,地利与人和皆在,那么国家只管开仓放粮赈灾便是,局部或有动荡,但无伤根本。

但如果当此之时,地利与人和有失其一,那么不是敌寇聚众犯边,就是国内揭竿而起,危急程度瞬间大不一样。

再退一步,若它们同时出现,那么某刻歪脖子树上的嘉靖帝应该对此深有体会。

但这些跟自己的问题好像关联不大啊?

在蚩曜疑惑的眼神中,袁天罡继续说道:“国运既然是一国天时、地利、人和的总集,那么自然不是谁都有资格享用的。陛下最重,皇亲次之,重臣再次。至于其他的小官小吏,他们身上不能说没有,但也是聊胜于无,无法支撑不死药的炼制。”

“这个所谓的重臣……下限在哪里呢?”

蚩曜追问道。

“……历朝历代官职权责划分各有不同,若以大唐品级而论的话,三品应该是下限了。”

袁天罡想了想,给出这样的回答。

唐代官品也继承了九品十八阶的划分,每一品分为正、从两阶。

其中一二品的官职除了虚衔和一些爵位封赏之外,也大都是些不会长期设置的官衔,比如大都督、大将军之类。所以朝堂之上真正有实权的最高品阶就是三品,如可以统称为相国的中书令、侍中等职,以及再往下的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御史大夫、上州刺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