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徐州攻略(六)

因为这一路来,他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自然是积极的一面。

自临淄启程至今,却又陆续出现了两千多人的入队申请。

这令王政意外之余,一番了解之后又恍然大悟。

人生四大铁的道理,古时也一样同行。

凛冬腊月一路难行,天军外的人,无论流民、天雄营、还是张饶陈皎等人的义军兵卒,与天军一同吃苦,日常相互扶持之下,情谊竟增进许多。

而天军对王政自然是奉如神明,他们耳濡目染,大部分虽然怨恨居多,却还是有少部分开始对王政认可起来。

这两千人,令王政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身体和内心通过了系统的验证,恶劣环境也考验了他们的精神,可谓是绝对的精锐胚子!

随着他们的加入,天罡军里黄巾民兵的总人数也正式破万。

另一方面,却是王政发现了自家军队目前的重大缺陷。

上升渠道被堵了!

由系统来筛选队伍的身体、忠心固然是万无一失。

可系统不但要求对方发自内心对王政的认可,更麻烦的是这个度连王政自己都不知道。

反正,挺高的。

这就麻烦了。

这支军队,从赵县开始便已实行了区别对待,无论是装备供应,日常伙食等各方面,天诛营胜过天罡军,天罡军又胜过预备役天雄营,天辅营和陈皎等部自然是垫底的。

谷这等情况,固然有不少人心怀不满,却也有人眼热羡慕之余,想过努力博得王政青睐

结果,他们发现没用啊。

这支队伍的晋升路线,完全独树一帜。

王政这个历史军事小白,到现在也终于发现了这一点。

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怨气他不怕,但是不能打击善意的积极性啊。

尤其有一些能力出众的,对王政也有一定认可了,反而因为不够“特别”认可,便始终被拒之门外。

王政也想明白了。

忠心固然重要,但是能力也同样重要。

不能再全凭系统来考量内部各部的晋升了。

于是他再次进行了一次整编。

自家队伍重新划分为一营两军。

天诛营,天罡军,和地军。

地军,便是张饶、陈皎等人的义军,与之前剩余的天雄营混编而成。

分成六部,首领各自为于禁、潘璋、张饶和之前归附的陈皎三位义军首领。

虽然全部人员都没有加入系统,但是首领却有一半是系统英雄。

而另三位,也不算是不稳定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