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临淄(三)

这几股造反势力的首领们,此前虽有些许的心思浮动,却尚无彻底气馁。

毕竟每个人起事至今,大多都攻破了不止一座城池。

说起来,单论攻城数量,王政恐怕是这七八家里最少的一个。

可到了现在

还没真正开打,已经有不少人心里出现了动摇。

如陈皎这种有点心眼的,更向着不如再去攻破几座县城,裹挟多点流民再来攻的打算。

只是当他强笑着提出这意见时,王政和徐和同时淡淡地看了他眼,便当没听见。

陈皎却再也不敢说话了。

那四道目光竟比城头上明晃晃的兵器还要令他遍体生寒。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也识趣不再提类似的话题。

在徐和的推动下,四十万余流民缓缓就位,将临淄城紧紧合围。

单是这第一步,已差不多用了一天时间。

公元前221年,西秦大军高歌猛进临淄,齐王不战而降,代表了战国时代彻底地结束。

从此大一统的概念延续千年,深入每一个天朝人的灵魂。

甚至带来了地球上独一份的统治者评判标准。

只有天朝的历代君主,会被后世用大一统王朝和割据王朝来分开评价。

时隔近四百年,又一个名政的人带领着军队,兵锋戟指临淄。

谷上一位,上一次,是至高无上的祖龙至尊。

这一位,这一次,是贱如草芥的黄巾贼寇。

………

完成合围后,第二天所有的势力才开始在北城墙前方各自扎起了营盘。

无数人头攒动,车马络绎如川。

本来就是素质不高的农民起义军,如今又是七八家各自为政,布置的过程中自然显得混乱无序。

加上纷乱的旗号,未成统一的服装,还有无数口音的喧哗

这样的人数参与,本该是一个威武森严的征伐大场面

如今,却更像是一个大规模的闹市。

这般场景落在城头上的徐宣和一群临淄官吏眼里,登时松了口气。

虽然四十万人这个数字依旧带给他们不轻的压力,但是此刻,看到这一幕,还是让众人增加了不少守城的信心。

只是徐宣脸上刚刚缓和了几分,看到城头左边一处营区时,却又面色一怔。

相比其他地方,那里分外显眼。

在一个传令兵骑马来回飞奔下,所有人或穿黑衣,或着玄甲

即便是最普通的流民,也要扎一个黑巾作为标记。

放眼看去,便如宛如一道道黑色的洪流,来回纵横交汇,直到形成一个圆满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