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橡胶被仔仔细细用锉刀矬成与皮鞋完全匹配的尺寸大小,胶水被刷子扫平,严丝合缝的让旧鞋与新底搭配得完美无缺。
“这个季节的耙耙柑,太巴适了。”
耳旁,张翠芳在讲着家常,“老朱说是专门找乡下的果农进的货,抿抿甜,一点酸味都没有,还不上火!”
说着又塞了一个进林知手里,热情得不行,“小林啊,来,你再多吃几个,补充点营养!”
林知刚把上一颗吃完,汁水丰沛的果肉还在嘴里嚼着没咽下。
不过他也没推拒,低头看了手里个大又软厚的柑橘一眼,又抬头扫过补鞋男人干燥的厚唇和被鞋弄脏的手。
他滋啦一声,把圆溜溜的果子掰成两瓣。
然后从厚厚的果皮里摘下月亮似的脆嫩果肉,伸长手直接塞到了聂振宏的嘴边。
他没有钱。
但是有好吃的橘子。
——这是属于林知独特的谢意。
张翠芳还兀自在一旁说着话。
“味道还真不错,我干脆再多买点儿好了,赶明儿让我家那小子给老师也拎些去。” 她自言自语完,便朗声朝着街斜对面的瓜果铺喊道,“老朱!再给我称三斤耙耙柑!”
他们街坊邻居间,时常这么吆喝,倒也不嫌吵。
那头正给客人找零钱的中年人 “嗳” 了一声,等把手上的客人送走了,才一边拿口袋给张翠芳装橘子,一边指着立在一堆黄澄澄的果子面前的旧纸板冲她嚷道,“喊啥子‘耙耙柑’嘛!人家有学名,叫‘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