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远东没机会了

东欧才是速联战略的重心,其次是高加索和中亚方向,远东是第三级。

既然不能打,再投入资源就是浪费,下一步双方同步裁军才能顺理成章。

只是具体能达到什么效果,还得下一步看对方的反馈。

……

两天后,莫来多夫回到哈巴罗夫斯克。

乘车来到城郊的一栋别墅内,经过一番通报,莫来多夫进去,在客厅的壁炉旁见到一位有些发福的老者。

他立即立正敬礼:「司令员同志,莫来多夫向您报到。」

这名老者正是目前掌握着远东、贝加尔、沿海边疆区最高指挥权的戈沃罗夫大酱。

戈沃罗夫瞅了一眼,抬手还礼,让他过来,问道:「这次去花果感觉怎么样?」

莫来多夫板正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回答道:「花果的确不一样了,这几年他们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在京城的工厂,如果全力进行生产,每个月至少能出产300辆他们最新型的75式坦克……」

戈沃罗夫皱了皱眉,每月三百辆坦克,一年下来可就是三千多辆,即使放在苏联也是超大型工厂。

这还只是一家,要知道花果能生产坦克的工厂可不少。

莫来多夫又道:「还有他们他们士兵的伙食,虽然在肉类比不上我们,但粮食、蔬菜和蛋类,供应都很充足,比前几年大为好转,士气非常高昂。」

戈沃罗夫点头,关于这些情况,他身位远东方面的最高统帅早就掌握了详细的情报。

莫来多夫又说了许多,最后才说到滨城的情况,吧啦吧啦,尤为详细。

戈沃罗夫听的认真,时不时皱眉思考。

等莫来多夫说完,不由得靠在单人沙发上陷入沉思。

莫来多夫是他非常信任的后辈,并没问‘真的假的"之类的废话,但对于滨城的情况,还是让他吃了一惊。

他早几年就知道,花果对黑省的几个重要城市进行了全面堡垒化,还喊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

只是他没想到,滨城的堡垒化会达到这种程度。

显然从战略上,花果从没打算放弃这里。

作为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戈沃罗夫比莫来多夫更清楚,一个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且城区面积巨大的城市,一旦成为地上地下连通的堡垒,将会是多么难啃的硬骨头。

当然,就算并非如此,他也不觉得老迈的波列日涅有跟花果开战的魄力。

或者即使没有老迈,波列日涅也没有这个魄力,他从来不是那种雄才大略的领袖。

更何况现在已经在中亚方向出手了,整个莫思科都在想通过阿芙汉,策动脾路之人独立,打开印杜洋的通道。

一旦完成这个壮举,波列日涅将会彻底确立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和地位。

所以,从战略上来讲,不管这次莫来多夫带回来什么样的消息,都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差别只是今后对待花果的态度和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戈沃罗夫下定了决心,远东这个地方未来没有机会,要想获得晋升元帅的功劳,他必须另想办法。

也许返回莫思科,或者前往外高加索,直面土耳其,是更好选择。

莫来多夫并不知道,在他滔滔不绝的时候,面前老者的思绪已经飞了。

汇报结束,莫来多夫从别墅出来,不由得皱了皱眉。

他曾在戈沃罗夫身边当过秘书,他爷爷更是戈沃罗夫的父亲,列昂尼德戈沃罗夫元帅的战友。

因为有这层关系,他才有机会到戈沃罗夫的跟前。

但走到现在这一步,再想往前也不可能指望戈沃罗夫,毕竟他不是人家亲儿子,他爷爷又死的早,除了戈沃罗夫,并没留下更多资源。

可是要怎么走,莫来多夫的心有些迷惘。

怀着这种心思回到家。

说是家,其实就是军区分的房子,他儿子在列宁格勒上学,妻子和大女儿都跟过去,不愿在冰天雪地的远东守着。

莫来多夫刚进屋,还没把身上的军装脱下去,客厅的电话就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