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人才

朱爸顿时挑了挑眉,一拍桌子道:“你这是胡闹!你以为你是谁?还自己去地方考试,你这是要翻天了!”

杜飞一缩脖子,连忙陪笑道:“爸,您别着急,我这不也是病急乱投医嘛~您说不成,那咱就不干了。您可别生气,骂我两句没事,可别气坏了身体。”

朱爸一瞪眼,拿这个滚刀肉也没辙。

最主要还是爱才,可着全国范围内,谁能出去转一圈就带回来十几亿美元的。

况且朱爸也不是真动怒,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强调,这件事不一般,不能掉以轻心。

朱爸略微沉吟,想了想道:“你说的这些情况不是没有道理,这两年的经济大幅好转,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在增加,有些事情也是该考虑考虑了。不过……这事儿必须从长计议。”

杜飞连忙点头。

朱爸又道:“刚才你说那个另辟蹊径,独立招生,也是个办法,不过不能你一家搞,那太招摇了。”

杜飞眨巴眨巴眼睛道:“您是说……多弄几家学校一起搞?”

朱爸点头:“不要触碰文史类的,多找应用技术方面的理工科学校,最好是有一些背景的学校,再加上几个跟你们类似的,大型企业的技校,你们一起搞。”

杜飞一听就明白了朱爸的意思,这可不是仅仅是招生的问题,而是要借这个机会,打开一个口子。

该说不说,姜还是老的辣,朱爸这一手相当巧妙。

朱爸又道:“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咱们冲锋在前,真正想恢复考试的,其实大有人在,把风声放出去,自会有人替咱们说话……”

杜飞点头,其实目前对这件事最着急的不是杜飞这样的用人单位,而是教育口的。

停止考试等于断了他们的根,只要稍微有个缺口,他们就会不遗余力。

不过杜飞有他的想法,仅仅这样满足不了,又道:“爸,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

朱爸瞅他一眼,言简意赅一个字“说”。

杜飞道:“说到底,人家的孩子怎么都不如咱自个养活的,我是想能不能把原先8270厂的技校,升一升格,变成大学。正好趁着现在的机会,在别的学校挖人,增强师资力量,再有针对性的,给我的工厂培养专门人才。”

朱爸想了想道:“这件事可以办,但还是那句话,不要大张旗鼓。”

杜飞这个想法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学校,只是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尤其相关铁路、电力、石油这些行业的,都有对应的大专院校。

……

跟朱爸通过气,杜飞也是猴洗孩子不等毛干,第二天就去了8270厂的技校。

杨厂长被打个措手不及知道杜飞过来车已经到了楼下。

连忙小跑着下楼。

杜飞看见他,笑着道:“老杨,你急什么,呼哧带喘的,回头想法给办公楼装个电梯。”

杨厂长连忙点头,寒暄几句才问起杜飞过来的目的。

杜飞道:“没别的事儿,来看看咱们技校。”

杨厂长一愣,还真没想到是这事儿。

之前杜飞从来没问过技校的事儿,今天不知怎么心血来潮了。

但看杜飞也没要解释的意思,杨厂长深谙‘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别问’的道理,立即叫人安排。

很快主管后勤的副厂长,还有总务处的处长都被叫了过来。

再有就是一大爷也来了。

一大爷是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在技校那边也有一定管辖权,定期从厂里抽调技术过硬,又有理论水平的工程师,到技校那边去讲课。

再则一大爷跟杜飞的特殊关系,这种场合杨厂长肯定要叫上他。

一行六七个人,坐着车直奔技校。

虽然是厂子的直属学校,但技校并不在厂内,而是在家属院那边。

一来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毕竟厂里有不少危险品,让那些半大小子接触容易出危险。

二来技校上学的,一大半是厂里的子弟,这也是大多数厂属技校的常态。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原先8270厂的技校就设在这,后来也就萧规曹随了。

大概五六分钟,汽车抵达校门口。

刷着绿色油漆的大铁门向左右敞开着,里边是站的有些凌乱的学生,大概有三十几人,手里拿着塑料花,看见杜飞一行人从车上下来,立即一遍晃着假花一遍大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杜飞看着这个场面,回头瞅了一眼负责后勤的王厂长:“老王,咱们就是来看看,打扰同学们上课就不好了。”

王厂长一愣,看出杜飞没生气,但也不喜欢这种形式,连忙过去叫人散了,只带一名中年人过来,正是这里的校长。

校长身材高大,长的虎背熊腰的,不像是个文化人,面相倒是淳朴,跟着王厂长来,有些紧张的挫着手。

杜飞没有为难他的意思,经过介绍,伸出手道:“赵校长,你好。”

赵校长忙伸出双手握住:“欢迎领导莅临视察。”

那边刚散去,各回各班的学生们正好看到。

能被叫来的,都不是一般人,其中就有小军和小当。

跟着大伙儿一起回教室,小当小声道:“刚才我好像看见杜叔了。”

小军点点头递了一个眼色,没做声。

小当不傻,知道人多眼杂,直至各回各班,他俩才在教室门外得着机会单独说话。

小当小声道:“军哥,刚才那真是杜叔?”

她虽然知道杜飞能耐极大,但具体是干什么的,在什么单位,却不知道。

小军在家听一大爷和一大妈说过,也是一知半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