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余风将手里的东西,丢在案几上,“这是刚刚送来没多久的,你看看,一份是迟青山的军报,另外一份,就很有意思了,居然是鞑子那边,使者送过来的!”

赵登先看军报,一看之下,顿时就眉飞色舞起来,“好,好,看不出,云理事居然有如此魄力,这也太长我风字营的威风了!”

“涨什么威风,你就从这军报上,看出这点东西?”陈敏之看着余风训斥着赵登,颇觉得有几分意思,明明是大人在教导他,却要摆出这样一份架势。

“云青山痛快了,先是一场大水,然后,就是一场大火,这是水淹千军,烈焰焚城啊,我风字营居然也除了这么一号凶神恶煞的人物,以后,他的名字在这朝鲜,只怕也可以止小儿夜啼了。”

余风先是点评了一下,然后,话风一转:“水淹了熙川,好大的手笔,固然熙川不用担心鞑子从后路进袭了,但是,咱们的退路,却也是被他断了,你想想,若是咱们打下了这两个堡子,我敢说,这附近所有的鞑子,就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朝着我们扑来,到时候我这些人马,进不得,退不得,岂不是要在这里被他们活活磨死?”

赵登有些骇然,他一直以为自己大军兵临城下,已经是胜券在握,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曲折。

“所以,大人暂时按兵不动,是正确的!”陈敏之也在一旁插话进来,“大人,在等,整个风字营都在等,等看清楚了形势,才能有所行动,这就好比高手博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不都是说兵贵神速的吗?”赵登嘟囔了一声,开口问道:“那现在等到啥了?”

“你自己不会看啊,在你的手里!”余风没好气的收到,“你小心点,这可能是大清皇帝的手书!以后你没钱花了,能直接拿到典当铺子换钱的!”

陈敏之笑而不语,这明显是余风在拿赵登开涮,以皇太极的身份,难道写封书信,还用得着自己动手吗?不过,饶是他人代为起草代笔的,能以一国之尊,写出这样招揽求贤的书信,也是极为难得的了,虽然,在陈敏之的眼里,这样的举动,很是证明不光是鞑子不靠谱,就是鞑子的皇帝也有些不大靠谱。

这封信,就让赵登看得颇为吃力了,和云青山那言简意赅的军报相比,这封信他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封天数,之乎者也的,典故一个连着一个,虽然这些字,大多他都认得,但是,这连在一起,他愣是没看出是个什么意思来。

“陈参军大才,要不,把这鞑子皇帝的信给赵登我说说?”看不懂没关系,这边上不是有看得懂的吗?赵登不敢把信给余风,让余风给他解释解释,但是,劳烦一下陈敏之还是可以的。

“我和大人已经看过了,这鞑子皇帝意思倒是清楚的很,许了大人汉军旗副都统,镇南将军的名号,又许可大人代天镇守朝鲜,只要大人肯对大清称臣。嘿嘿,这是招安咱们风字营呢?”

“哼!”赵登这听明白了:“想瞎了他的心呢,招安,当咱们是流寇么?”

余风看到他那激愤的样子,心里微微一笑,可不就是流寇吗,他可一直没有当自己多么的根正苗红,只不过,就算是流寇,他也要做一个有志气的流寇,这招安归顺的,换做崇祯皇帝来做,还差不多,至于野猪皮和他的子孙们,还是免了吧,大男人脑袋上顶着一个大辫子,还不够令人恶心的,要是自己以后也这样,那还不如真的去死的好。

“也许不过是缓兵之计,一边稳住咱们,一边在大肆抽调兵马来对付咱们,这种事情,当不得真的!”余风淡淡的说道,从赵登手里拿过皇太极的这封信,“缓兵之计,那不是正中我们的下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