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凡想拿下李克宾并不难。
眼下这个年代很奇怪。
一方面专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又难有用武之地。
说白了,就是流动性差、信息渠道闭塞。
需要人才的企业和人才双方都是盲人摸象。
比如像李克宾这样,大学毕业国家是包分配的,但选择面儿狭窄。除了极个别优秀的学生能留在学校所在地,绝大多数都哪来回哪去。
李克斌能分配到高等院校当老师已经算相当不错了,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容的下特立独行的人。
一旦他离开这个体制,就变得寸步难行了,即便到北上广这种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他们也有可能沦落到圆明园里当流浪汉的地步。
专业对不上口,一般单位的人也不敢要他这种。
“在化工学院一个月工资多少?”
“加上奖金啥的不到400元吧。”
“嗯,少了点,咱们这里中层管理人员,起步工资500元,另外还有年终奖。”
“是不少。”
“福利待遇啥的,只会比学校好,不会比学校差。而且,上班时间你自己定。”
“啊?”李克宾吃了一惊。大学已经够宽松了,没想到陈凡这里可以更宽松。
“当然,必须干满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