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站在那些冗员的角度上,他们如被裁革,一家人就断了衣食,自然反应强烈了。不过站在户部尚书王遴的角度上说,他的奏请也不是没有道理,国度财政紧张,需要节省开支嘛。反正双方的焦点都是集中在一个钱字,如有了广泛的新财源,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了。

对于财政,万历帝本来认为不再有办法,不过来自五寨堡黄来福的消息,如一汪清泉,让万历帝看到另一种希望。

他神采奕奕地在阁内来回走动一会儿,心中想到:“看来,应该找机会给这个黄来福更多的地盘了。”

其实在眼下的大明中,黄来福升官算是快的了,朝廷中也为他破了一些例子,如神池堡和八角堡交于黄来福的经营,这是别的官员所享受不到的。眼下黄来福这么年经,官就这么大了,将来接着快速升官,怕是势力越来越大。

不过对于黄来福将来势力的可能增大,万历帝并不放在心上,在大明朝,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过他的手心掌控。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中,万历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但整个国家,还是劳劳地控制在他的手里,天下间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对国家的掌控,实在是到了炉火纯青,以无声化有声的地步。

第101章 鲜明对比、兴旺

九月中,大明朝庭对五寨堡的屯粮成绩大力嘉奖,给于考评优等,还通过大明发达的邸报系统明发天下,一时间,让五寨堡的声名更是远扬。

由于现在的五寨堡己经扩兵一营,黄来福称之为来福营。不久后,兵部拔给五寨堡一些兵器装备,有铁甲二百副,大弓千张,大箭二十万只,长枪腰刀藤牌若干,马鞍仗两百副,此外还有军服三千套。

相应的,黄来福领取装备时,也付出了一笔钱。此外,前几天时,山西户部管粮主事的张文保也前来五寨堡,眉开眼笑地押解走了十万两的税银。

黄来福说话算话,并没有找什么借口留难拖欠税银。当这笔税银运送到京城户部后,户部尚书王遴对五寨堡及时纳税,不拖欠的行为表示了赞赏。他私下感慨,如果大明官员都象黄来福一样,那何愁户部库房枯竭呢?

现在的五寨堡有钱有粮,财大气粗,军户们待遇好,气势高,比起以前的穷苦之地真是天壤之别。又有朝中阁臣及万历帝的肯定嘉奖,声名远播,对周边地方的很多人,特别是一些边镇军士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很多原先从五寨堡逃出的军户们,都产生了强烈的回归念头。

山西镇,宁武关。

宁武关是山西镇驻守总兵所在地,周七里,南北狭,东西长,城池犹如凤身,向有凤凰城之称。关的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城守坚固。不过虽是镇城,这时的城墙仍是为黄土夯筑,历史中,宁武关砖城要到万历三十四年才开始包砌。

宁武关下就是恢河,在往年,恢河断流的时候,来自漠北草原的游牧骑兵就会沿河谷挥师南进,直抵关下,成为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

不过自隆庆和议后,百年来蒙古人的大规模入寇就基本停止,算起来,宁武关己经太平了十几年。多年边地无战事,让城内外的军民们都有些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