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吕方闻言,思忖良久后点了点头,的确正如高奉天所言,这种突袭军,由于返回的时候往往已经精疲力竭,如果被敌军的援兵截到,往往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这种精锐的损失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当然如果达成了烧毁地方粮库的目的,这种损失就是完全划得来的,而淮南军这样行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敌方也忍耐不住了!”

高奉天跟随吕方多年,心知此人精明到了极点,很多事情稍一提点,便明白过来,便继续道:“末将以为既然敌将也快耐不住了,不如咱们再推上他一把。”

“推他一把?”

“不错,他们不是来烧邸阁吗?咱们就放出消息,说咱们军粮不够了,给民夫只一日两餐,这样一来,民夫们肯定怨气冲天,淮南军探子肯定会将这消息回报过去,他们又岂有不来捡这个便宜的道理?”

“不错!”一旁王佛儿击掌赞道:“我等还可以让返回的漕船装运一些不用的辎重,漕船船夫中定然有淮南军的探子,他们也一定会将这消息传递回去。”

“如此甚好,便按你们说的做。”吕方此时脸上的焦虑早已一扫而空,满是自信满满的表情。

第069章 战前(五)

奔牛镇淮南军大营帅帐中,朱瑾、李简等数人端坐,一名牙将在下首沉声禀告:“此番出兵我军大胜,共斩首三百余级,攻破镇海贼军邸阁两座,焚烧漕船三百余条,甲仗粮秣无算……”

听到那牙将将此次行动的得失禀告完毕,朱瑾神色如水,并无喜怒之色,身旁的史俨看到,做了个退下的手势,帐中地位较低的将佐都退下了,只剩下李简、朱瑾和史俨三人,良久之后,朱瑾苦笑道:“大胜,咱们自己丢了快六百人,才斩首三百级,这等大胜某家还是第一次听闻。”

史俨劝解道:“相公,话也不是这么说,毕竟我军是偷袭一方,能有三百的斩首,那边的死伤至少要加一倍,算来也就扯平了,加上那些被烧掉的粮食漕船,咱们还是赚了。”

“三百首级?鬼才知道里面有几个是镇海军兵卒,依我看只怕都是些民夫的首级吧?”朱瑾冷笑道,此次他派兵夜袭的主要目的是攻击镇海军脆弱的补给线,自然不太可能有几个敌兵的首级,再说这种在敌军后方的行动,时间对于己方军队就是生命,就算击溃了敌军,恐怕也没时间去收集首级,更不要说三百这么多了,像朱瑾这等久经戎行的老将,刚听完军情便发现了纰漏,方才那副样子只是不愿在下级将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沮丧,伤了士气而已。

一旁的李简见状,只得上前劝慰道:“朱相公何必如此,此番出兵敌后,本就是为了焚毁积聚,断其樵采罢了,至于斩首几何,不过是小事罢了,此番进兵,我方已经达到了目的,光是焚毁的粮秣,镇海贼就得数日不食,损失了六百人,又算得了什么?”

“哪有这么简单的,那吕方积蓄数年,一朝出师,岂会这般容易对付的。”朱瑾摇头道,他常年在北方征战,对位处两浙的镇海军情况并不了解,此次出兵后,才从探子和往来两地的商人口中得知吕方治理两浙以来,物丰民阜,积蓄的民力财力非同小可。当年他和兄长与朱温在中原苦战十年,一开始也是胜负参半,只是朱温由张全义经略后方,粮食甲仗源源接济,而自己却是越打越弱,最终兄长身死,自己不得不逃到淮南来。所以朱瑾对于一个稳定后方的重要性是有切身体会的,吕方通过先前的一系列的内政外交行动,先搞好了其他几个近邻的关系,又积蓄了相当的财富,全力向淮南开战;反观淮南一方却是内乱频发,四面树敌,所以虽然从户口领土上看,淮南远胜镇海,但是真正打起来,却是朱瑾所领的淮南军更希望速战速决,而不愿意持久耗下去。

正当此时,帐帘掀开,一名校尉进来禀告道:“相公,外间有紧急军情!”

朱瑾点了点头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