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那青衣男子听到吕淑娴和沈丽娘二人对吕方如此称呼,依然明白了吕方的身份,赶紧将膝盖上的古琴放到一旁,敛衽拜倒道:“在下温州沈玉田,拜见吕相公。”

吕方眉头一皱,没由来的生出一股厌恶之意来,但此时也不好发作起来,将手中的包好的松子糕点递到吕淑娴那边,低声说:“你喜欢吃的松子糕。”才转过身来对那青衣男子冷然道:“罢了,在这内堂之中也不必多礼,你且起来吧。”

这时,一旁突然传来一个男子粗豪声音:“任之,你这包中却是何物。”

吕方听得声音耳熟,转过头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大声笑道:“原来是淮上的故人,王兄弟何时来的,为何也不事先派人传个口信,让小弟好生接待一番。”

原来说话的乃是当年在淮上七家庄的王俞,当年便是此人与吕方一同打劫商队,吕方现在这好大一片基业,说来全是由那桩事而起的。只见他身着一件灰色布袍,脸上胡子拉碴,面容消瘦,说不出的一股落拓潦倒模样。

吕淑娴听到王俞的问话,不由得脸上一红,转头看了吕方一眼,才笑道:“王家兄弟莫笑,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事,不过是些松子糕饼,也就是些妾身喜欢吃的零嘴罢了。”可语气中却满是说不出的欢喜。

王俞听了吕淑娴所说不由得一愣,又看到吕淑娴从那荷叶包中取出一块糕饼来放入口中,又将剩下的小心包好,珍重其事的放入怀中。脸上不由得露出讶然之色,过了半晌方才叹道:“你吕任之现在是一方节度,麾下数万之众,居然还亲自为妻子买爱吃的糕饼,吕家妹子当年果然是慧眼识人,也不枉她那般待你。”

“我家相公做事情老是不知轻重,让王家兄弟见笑了。”吕淑娴赶紧谦谢道,可说话间,嘴角间却满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弟妹不用多言了。”王俞摆了摆手,道:“那年我与吕兄弟一同打劫商队,后来投到吴王麾下,使计夺了濠州城。那时你我二人还有那王校尉年龄相仿,官位也差不多,可不过数年功夫,王校尉成了阶下之囚,我在淮上也快呆不下去了,只有你,却成了可与吴王分庭抗礼的人物,回想起来,叫人怎生感慨呀。”

吕方听到这里,不由得吃了一惊,王启年兵败被俘的消息,他倒是听说过,可王俞怎么在淮上落得这般光景,却是全然不知,毕竟自己妻族根本还是在淮上,军中将士也有许多出身淮上,不由得他不关心,赶紧急声催促。那王俞慨叹了许久方才慢慢道来,原来他本来在原任奉国节度使朱延寿的麾下混到倒也春风得意,可后来杨行密假装眼瞎,诱杀了朱延寿满门,并让徐温赶制寿州处理其余事宜,这徐温到了寿州,自然要将朱延寿的参与谋反的党羽尽数拿下。像王俞这等地方实力派,在多是合肥庐州人的淮南军中本就是少数派,又是朱延寿的心腹,结果自然脏水尽数往他身上泼了下去,不过六七日便被徐温定了个胁从之罪,派兵抓捕,幸喜他在本地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风声来得快,想来徐温也不至于为了抓他一人将本地势力连根拔起,便将自己家人打发到亲信部属那边,自己便孤身往南边这边逃难来了。

第076章 来客(二)

吕方听到这里,也只得一边安慰王俞,一边吩咐旁人取来大杯,与之一连喝了两杯。那王俞此时心情本就愁闷的很,正好借酒浇愁,杯到酒干,一连喝了五六杯下肚,算上吕方未回来时下肚的,算起来足足有两斤了,他本就不以酒量见称,加之酒入愁肠更是发作的快,不一会儿便已经仰天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吕淑娴见状,也不由得摇了摇头,这王俞虽说在七家庄中与吕家也有冲突,但毕竟还没有撕破脸,吕方南下之后,在淮上族人也蒙他照应,算来交情也算不错,眼下见他如此颓唐,也不禁为之黯然,随口唤来心腹仆人,自己亲自带着仆人,将王俞送到一旁客房歇息,好生看待。

见王俞被扶走了,吕方不由得松了口气,自己方才虽然喝得远比对方少,可晚饭半点没下肚便灌了三杯上好的黄酒下肚,只觉得一股酒劲直往脑门上冲,两脚都有些不稳当了。他赶紧到主座旁找了个锦垫坐下,大声吩咐道:“快那些吃食来,某家饿的紧了。”

沈丽娘方才看到吕方、吕淑娴、王俞三人说话,却是半句也插不上,觉得身份尴尬,现在听到吕方出言,赶紧从自己几案前取了一份肉馒头送了过来,吕方也不客气,顺手接过便吃,刚吃了两口,却看到方才那自称沈玉田的青衣男子还垂手站在一旁,不由得越发生厌,皱眉问道:“你这厮到底是何人,为何还不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