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问题,周大花的脸就垮了下来,直接把手上的两指粗的树棍给掰成了两半,一副想吃人的表情。

周唯白也跟他娘一样,表情忽然气呼呼,显然大家种黄豆跟那个王德才有着莫大的关系。

不过霍承毅却并不知道,原主里的记忆也没有。

“大娘,王德才是谁啊?他跟大家种黄豆有什么关系吗?”

.

第46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说起王德才和黄豆, 何止叫有关系,那关系简直大了。

人民群众的智慧不可小觑, 王德才原本是上石村的一个光棍, 人倒是老实,就是家里太穷,没钱没田,就靠着挑担子做货郎保证基本过活。

以前大家都不知道他,可去年这王德才运气来了,不知道怎么在家捣鼓出了发豆芽的法子, 现代不稀奇,但在这里却是一个大发明。

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冬天的时候吃蔬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除了耐放的萝卜白菜、提前腌制的干菜这些,其他蔬菜根本见不到。

物以稀为贵, 王德才靠着发豆芽去年冬天赚了个满盆钵。

大家都羡慕不已, 王德才一洗多年被人瞧不起的憋屈, 心情膨胀, 以为自己能够凭借着发豆芽的生意大展拳脚, 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春种的时候,他就在他们村宣扬了一遍, 让大家来年多种点黄豆, 到时候可以卖给他, 他王德才要干一番大事业!

为了取得村民们的信任,他还提前给了他们村每户一百文的定金。

村民们都老实巴交, 眼见有钱赚,王德才还连定金都给了,买卖肯定就是要成的,所以上石村的人今年就全部改种了黄豆。

然后他们村的那些媳妇婆娘想着拉一把自己娘家人,于是就跟着把‘黄豆赚钱’的消息传了出来。

这一传十,十传百,人又有种跟风心里。

所以上石村,以及周围有五六个村子大半的人家,今年都把种红薯土豆的田地换成了黄豆,满心满眼的等着今年丰收赚钱。

只有少数像霍大山这种田地少,怕出现意外没粮食饿死的穷困户没跟着干。

结果谁知道后来还真出了茬子,跟串串配方一样,也有人看上王德才的豆芽方子。

这么赚钱的独家买卖当时王德才也不想卖的,但和霍承毅一样,他无权无势的乡下人哪有说不的道理。

他更加没有霍承毅让人忌讳的‘凶名’,于是被人强逼着把方子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