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暗流涌动】

两千两银子,便宜、便宜!

可不嘛,对比胖子的六千两,少了四千两,心里面能不觉得便宜么。

实际上,来之前他觉得一千两银子亦是天价,现如今花了两千两,竟然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不得不说,大胖子给某人弄了个开门红,使得大部分人心中,并不太抵触。

当然,这跟人心中的侥幸,未必没有关系。

天底下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是万中无一的倒霉蛋。

他们就是在赌,赌赢了一千两诊金双手奉上,赌输了大不了多给点钱。

所以说,人人都是赌狗,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老刘,最近的粮食生意如何?”

“嘿嘿,赚翻了!”

留给病患等待的区域,两个商贾闲谈起来。

对此,著名狠人竖起耳朵,一边医治病人,一边偷听他们之间的谈话。

在古代要说谁的消息灵通,商人无疑占据了一席之地。

毕竟,他们是靠着低买高卖赚的,没有可靠的消息渠道,喝西北风啊!

“我卖了一大批粮食给南方的商人,一次赚了我一年都赚不到的银子。”名为老刘的人,满脸得意的向朋友炫耀道。

“不可能吧,南方人还缺粮?那可是鱼米之乡,食月国粮仓之一。”他的朋友显然有些不信,固然不是做粮食生意的,但一些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

“嗨,鱼米之乡归鱼米之乡,知道啥叫做天灾人祸么?前些年,不是闹了个白莲社吗?最近不知抽什么风,突然揭竿起义,裹挟大批信徒冲击府衙,一路攻城略地。

北湖城于短短三天的时间丢了,众所周知。北湖乃南方粮仓,丢了一个粮仓,粮食可不得涨价嘛?”姓刘的解释道,他对遭受兵灾的人,没有任何同情,反而因此挣了一大笔钱,洋洋得意。

“白莲社?我好想听说过,他们不是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吗!

咋突然,造反了呢。不应该,不应该啊。再者说,南方不止一处粮仓,丢了个北湖城,粮食价格不会涨多少呀。”

“光一个白莲社,自然不可能让老子大赚一笔。但是,再加个焚香聚众的香军呢!你没去过南方,不清楚哪儿的官府。

啧啧,政治败坏、税赋沉重。皇帝为了治河,调动了大批民夫。可是,这帮人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到上官苛责、虐待,每天要死上一大批人。

当时,我就觉得民夫们,早晚要反。反正他们造不造反,早晚一死,不如反了,快意恩仇。结果,一年过去了,遍地是香军。

更令我没想到的是,食月国才平定异族多少年光景。军队居然如此不堪一击,香军百战百胜,连续夺了好几个粮仓。

而且,我听说香军之所以能如许勇猛,背后有白莲社的影子。”

“不对,不对。单单一个白莲社和香军,怎么可能影响如此巨大。背后肯定还有人,何况南方政治败坏、税赋沉重,我们北方就比他们好了吗?

我的生意虽说做的不如你大,可遍布了小半个北方城池。咱们北方为何一片宁静?最重要的是,为啥白莲社不来咱们这里传教?”

对于朋友的疑惑,刘姓商人不假思索道。

“为啥?肯定是宁王呗!咱们北方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谢谢历代宁王。正因为他们镇守边疆,导致异族不敢入侵掠夺。

白莲教和香军若是胆敢来北方此放肆,宁王的八十万边军,定然会杀的他们丢盔弃甲,夺命而逃。”

“宁王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白莲社和香军,有边军的人在背呜呜呜”朋友的话尚未说完,老刘一把捂住对方的嘴,低声呵斥道。

“不要命了?你管有没有,跟咱有啥关系,遭殃的又不是我们。”

“”

贺曌听完二人对话,整个人豁然开朗。

宁王,乃是食月国开国皇帝的第四子,军事方面的才能,不亚于其父。第一代宁王,帅军五十万深入草原,大破十三氏族之一的陀满氏,整个陀满部落,仅有七个骑兵逃走。

至此,草原十三氏族的陀满,灭族。

第二代宁王,能力不也亚于其父,帅军六十万,大破十三氏族之一的术虎氏。氏族族长术虎达死于乱兵之下,杀敌二十万,俘虏数万骑兵部队。

第三代宁王,因前两代宁王的征讨,导致封地的家底有点薄。于是,决定修生养息。从此,往下两代宁王,一样没有轻易帅军征讨氏族。

按理说,很大概率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可是,令人感慨的事情发生了,三代、四代、五代宁王,虽然从未出征,可精心治理封地,攒下了一个厚厚的家底。

第六代宁王,帅军七十万,连破斡勒、斡准、把鲁三大氏族,杀敌斩首超过八十万,俘获无数俘虏和牛、羊、马。

兵锋无比强悍,辉煌耀眼的草原十三氏族,让六代宁王打得只剩下七个。由此可见,食月太祖的基因,或者说初代宁王的基因,究竟多么强悍。

因草原氏族元气大伤,导致他们的威胁大幅度降低。当今皇帝,曾无数次动起了削藩的念头。实际上,从第二任皇帝开始,削藩已然着手进行。

一代宁王的兄弟,不是因为造反,便是荒淫残暴等罪名,一一入罪杀头,唯有镇守边疆的宁王幸免于难。

二任皇帝要是敢动,整个边军肯定会南下,到时候说不定会弄得天下大乱,草原十三氏中剩下的七个氏族,亦会卷土重来。

朝廷只能牢牢攥着粮饷,双方投鼠忌器下,维持了数百年的表面和平。

‘现任宁王不打算忍了?四春城是北方粮仓,若是能攻占下来,宁王定然不会因粮草,受制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