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血色黄昏

船动了。

船舱里,每个突击队员都兴奋起来。

大家都等不及靠岸了,在肖军的指挥下全部到了甲板上集合。

由于在计划中,2号舰是第一个靠岸并且第一个执行撤侨任务的,因此肖军从1号舰上过来到了2号舰,亲自指挥靠岸后的警戒布置。

其实之所以安排2号舰是因此岸上dsg人员发回的信息显示,第一批撤侨的同胞名单只有124人。

按照运力,排水量最小的2号舰最适合执行第一批的撤离任务。

1号舰是驱逐舰,排水量相对较大,他们临时装上两百多人没问题。

3号舰是综合补给舰,排水量最大,但补给舰的防御能力一般,因此和1号舰一起行动,他们将会执行之后更大批量的撤侨任务。

整个计划都非常科学,是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来的,至于有没有漏洞,那要到了那里看到实际情况才能确定。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

撤侨跟作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战术撤离也是战术的一种,正所谓兵无常势,怎么因应紧急情况做出临时部署,那就要考验编队指挥人员的军事素质和能力了。

甲板上,肖军在督促所有人做最后一次的装备检查。

每个人都是全装。

除了没有携带战术背囊之外,其他一律上身。

衣服换成了黑色的反恐战术服,因为已经开始入夜,虽然这里的太阳下山时间较晚,光线还很充足,但还是让所有人都携带上了夜视器材。

除此外就是弹药。

各种弹药。

子弹、震撼弹、手榴弹、烟雾弹……

和下船负责警戒的其他队员相比,李正和魏胖子显得有些落寞。

他俩一个是狙击组,一个是机枪组。

俩人一个在驾驶楼顶,一个在甲板边缘。

整个2号舰分队里就他们俩小组留在舰上。

没能上岸,多少是点遗憾。

但能够参与,已经足以自豪。

“都检查好自己的东西,夜视器材要检查下电量,虽然我估计第一批同胞会很快撤出,但有备无患,经验告诉我们,且不能掉以轻心,当年的摩加迪休……”

肖军提到了当年白头鹰特种部队在摩加迪休的战例作为警醒。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