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计中计,套中套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东线的德军发现苏大兵们很喜欢使用俘获的德制装备,甚至有时在防线后撤时来不及带走的木棍式手榴弹,会从自己的背後飞过来攻击自己,因此德军就故意做了许多起爆引信超短的手榴弹,普通的在拉出底部护盖的同时,会拉动连在护盖上的引绳,而引绳则连着一颗玻璃珠,当玻璃珠被拉动时,珠体表面的涂料与内管壁会因摩擦而产生火花点燃引信,由引信烧至起爆药的时间大约是3~5秒,而这些改装过的手榴弹起爆时间都不足一秒,其至是取消引信,直接点燃起爆药,使这些手榴弹一拉就爆,这让喜欢捡装备的苏军吃了不少苦头。

诡雷的设计通常都在最平常、最不起眼的东西上动手脚,例如,当人一走进漆黑的房间,第一件事便是去找电灯开关,因此将灯泡拆下,沿着玻璃与铜圈接合处切开,在玻璃球体内装满炸药,再装上铜圈,装回灯座,一打开开关,通电後所造成的火花就可引燃炸药,如此操作,一个诡雷就这么完成了,非常简单易学,并且方便好用。

不过大部份的诡雷还是以导绊索的应用为最大宗,而这中间则仍有一门学问,首先是导绊索位置的设定,低绊索的水平高度有两个最合适的高度,距地面5或15,因为现代的士兵大都穿着作战靴,5的高度会接触的位置正是鞋头的位置,而一般的战斗靴鞋头皆有某种程度的强化或硬化处理,而且大部份的鞋头与脚指间皆会有空隙,皮鞋头的微小碰触,比较不会直接传达到脚部或被查觉到,而15的高度则是靴筒开口高度与打绑腿的位置,靴筒开口位置都会加缝一层边以强化整体强度,而前方则有鞋带孔与鞋带,加上绑腿、两层裤管与长时期行军的重量及磨擦,全身上下最不想也不会有感觉的部位大概就是这儿了,别说一条细线,就怕连踢到石头都懒得叫痛了,这时人疲马乏,正是触雷的最好地点,但导绊索一般不是钓鱼线就是细钢丝,两种都会反光,因此在装好诡雷与导绊索後,记得要做哑光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笔将绊线涂黑。

另一种诡雷则复杂许多,那就是反诡雷,这种诡雷的特色就是放着不管也许没事,一但动手去拆就会炸掉,最简单的设计就是张力释放装置,前面我们所提的导绊索大都是采张力装置,两者都是使用强力弹簧隔开两极,不同的是张力装置是以插销的型态固定弹簧,一旦拉开就会使弹簧将两极弹在一起,但此法只要剪断导绊索,则插销仍可处於安全位置,而张力释放装置则是直接以导绊索拉住弹簧,若是直接剪断导绊索则会使弹簧释放,造成爆炸,而若是不剪断,则此诡雷仍处於备炸状态也实在是令人烦恼,这便是安装者与拆弹者之间的斗力了,至於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到底鹿死谁手,那就真的不一定了。

李正这次为adf的武装民兵准备的雷阵叫做v型雷阵,用光光了自己和白奥特身上的一枚跳雷、两枚阔刀地雷。浗

v型布雷阵或投射布雷法,特种部队里的老兵喜欢把它叫做一拖二,一般用一枚跳雷和两枚大威力的定向雷(阔刀雷)组成。

跳雷在前,两枚定向雷在后,组成一个v字型,前面的人踏中了跳雷,重力推动地雷内的引信套筒下移,运动一定距离后,止动钢珠被释放,击针失去控制,在弹簧作用下撞击火帽,点燃抛射药,将地雷抛到一定高度,主装药引信动作,使地雷爆炸。

v型雷阵最可怕的不是那枚跳雷,而是布置在跳雷后方路边草丛里、被跳雷挑起时候拉动了绊索同时扯掉保险的两枚定向雷。

一个定向雷至少是700颗钢珠,杀伤角度达到60度。

两枚路边一左一右的定向雷一起爆炸……

啧啧,那情形简直不要太酸爽,50米内不留活口。

“你把雷装在这里,那家伙会傻到跑来这里踩?你怎么肯定一定是哪个猎人走在最前面?”浗

白奥特对李正布雷的手段没有任何异议,但他怀疑李正在路口出安装地雷想要杀死猎人的想法不敢苟同。

李正绑好最后一个阔刀地雷的绊索,让它出于待发状态,这才起身对白奥特说:“我根本就没期待这个地雷阵能杀死那个猎人。”

白奥特眉头一皱:“那你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