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领导端茶送客了,卫婷儿只得悻悻地告辞出来。唐厅长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给她网开一面了。她苦笑地摇了摇头,看来,还得回市里去化缘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卫婷儿这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很快引起了关注。周围的老百姓,得知要修路,便暗地里打起了征地拆迁的主意。无奈之下,顾天青只得召开专门会议,对征地拆迁发出了禁令严禁突击在规划线路两旁新建房屋、严禁擅自扩大青苗面积、严禁新增养殖小区和其他经营产业。

“三条禁令”一出,更加坐实了周边群众对修路的猜测。顶风作案的不在少数,卫婷儿和顾天青商量了一下,只得组成了专门的督查组进驻镇乡,进行24小时督查摸排,对违规兴建建筑物的全部叫停。但抢栽青苗的问题,却难以解决。规划图纸还没有出来,涉及多大的征地面积,县上也没有明确的红线。

尽管对出口的选址,作为保密工作,县上一再禁口,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猜测出大概的位置。抢栽抢种的现象,屡禁不止,让卫婷儿和顾天青很是头疼。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加快对上争取力度,尽快划定红线。

第二百六十六章 老树发新枝

示范片的建设,间接地拉动了景福院的城镇化进程。这一个以往被人嫌弃的老区,隐隐有了老树发新枝的气象。

随着两网工程的推动,景福院也就成了牵引示范片发展的核心枢纽。

镇上的那两棵老黄角树在白水河的滋养下,一改过去的老气,越发长得郁郁葱葱。两旁的老街,在苗新月的推动下,土墙土瓦被翻新整修一番,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老镇原有的繁华和风光。

穿梁画栋的木走廊,修缮一新的老房子,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子连着传统民俗的小铺子,老灶土酒铺子,驼子李新开的景福豆豉店面、挂着三角旗的凉粉铺子、用火钳烫发的理发店、老旧醇香的榨油铺、闪动着星火的铁匠铺、老中医的老药铺,拔火罐的养生馆欣欣然地又像人工繁养的野草花,密密匝匝地长了出来。老街上的老铺子,一铺难求,而新街上新修的现代化小区,也是房价高涨。

何兴旺当年讨伙食的小酒馆,隐隐成了小镇上的一大风景。

老板娘年纪虽然大了点,但风韵尤足,她家卤菜的老手艺越发出名。但凡回趟家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要到她家的铺子里去打包几斤或开车带回城去,或打包邮寄去沿海的城市,给亲朋四友捎点过去,打打牙祭。

见着何兴旺走进了铺子,老板娘连忙扔下了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迎了上去。“何总,今天又来几斤?”

老板娘擦了擦满是卤味的手,乐呵呵地问道。

这些年何兴旺没有少照顾她的生意,而她呢也暗自庆幸,当初在何兴旺邋遢的时候,跟他接下了善缘。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放在何兴旺身上太长了。她越发觉得自个眼光独到,看人很准。当初那个穷小子,短短的几年时间,这小子不但活出了人样,还娶了一个美貌如花的大姑娘。“青花嫂子,今天来一斤牛肉,一斤肥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