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山给他打了一支烟,连忙安慰道,大山,这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大度地成全了何晓敏,他只会感激你!
“但愿吧!”
“当然了你也得敲打敲打驼子李了,这小子也得给他再压压担子,不能让他这么老是浮着了。你得帮助他做点成绩出来,不能再这么躺在功劳簿上了。”
何凤山面授机宜,可谓是苦口婆心。
何大山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找到了余香,给余香和苗新月打了报告,建议将何晓敏调整到李太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李太沟村发展产业。余香和苗新月欣慰地一笑,就坡下驴,当即批准了他的报告。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浪潮涌(三十六)
离婚之后,卫婷儿依然苦闷。
年华易老,青春易逝。失去的终将失去,得到的未必是永恒。划破指尖的光阴,痛并活着。女人一旦回归家庭,意味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背叛。虽然依旧是孑然一身,但带着个拖油瓶,她把生活仅有的快乐和幸福都装在了瓶中,瓶子越大她便活得越艰难。因为占据她灵魂和自由的空间也就越大,她失去的和付出的也将更多。
对于大多数婚姻美满的家庭来说,孩子是必不可少的调和剂,但对于单亲家庭来说,诗和远方远远比不上内心的焦渴和惆怅。眼瞅着,孩子就应该上幼儿园了。
按照老父母们的想法,还是想把孩子留在省城,找一家私立幼儿园入学。卫婷儿心里一直拿不定主意,孩子是她生活中的第三个男人,抱在手里的时候,她还不觉得成长的压力,越小的时候孩子越是好看越是喜人,但随着年月的流逝,孩子一天天成熟起来,极其敏感而易于破碎的小心灵,她已经无法捧着手心里,只能弯下腰杆,磨着耐心与他商量。
别的男孩都亲母亲,而她的孩子却防范着她,越大她越看不懂他的想法。
这孩子一贯沉默寡言,少有欢笑,闷闷沉沉的小脑袋瓜子里装不是生活而是哲学。每每沉默是金,而又不失灵性和慌张。一度时期,她以为孩子是得了自闭症或者是抑郁症。但一见到她的父母,却又长出了乖巧和聪慧。
父母已老,多活一天便意味着少一天,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活得更加的沉重和痛苦。工作上,父母对卫婷儿已经不再抱有太多的希望,她能够走得今天这一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极其不易。换句话说,她的成长已经到达了父母寄予的天花板。尽管父母也曾经是仕途中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爬得越高,担心越大。他们并不想让卫婷儿去追求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寥,而是希望她多点生活的烟熏火燎。
不为别的,就因为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