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秦先生和他的剑 又生 982 字 2022-11-11

桃花士跟住石狐子的步伐:“信道在雕阴被斩断了,莆监也只得和连诲同行。

石狐子问道:“申俞来秦,散布尹昭写给先生的邀约之信,先生因此而入狱?”

桃花士道:“不,听莆监所说,秦先生入狱的直接原因是,诬陷大良造叛国。”

石狐子顿了一顿,转过话锋,追溯连诲:“这个人姓连,是否与芈氏有瓜葛?”

“芈、连为南方之姓,属下不甚了解,莆监透露,此人是踩着李廷尉上任的。”

“去问三曲运粮队,雕阴现今是何人地界。”石狐子道,“我没记错,应是张氏‘双侠’,他们自号墨家游侠,后来又半路去做劫道生意,还曾误拦军粮。”

石狐子走到冶署门前,看见阿莆和另张陌生的面孔坐在草棚下,正煮着姜羹。

阿莆拍开白茫茫的雾气,大喜道:“石狐子,你可算回来了,这都三日……”

“石冶监。”连诲咳嗽了一声。

“连廷尉,有失远迎!”石狐子抱拳行礼,笑着招呼,“这事怪我,坊内合金其实已经结束,没来得及说,害你在外头白吹了三日的冷风,来,咱进去说话。”

桃花士开门。

热浪扑面而来,连诲自觉解开披风。

三日,连诲及其手下已经查完城池,就剩冶署未曾过目,他也不僭越,只问相关的工籍与账册,然而,当他踏进诸坊,亲见火光,却被井然的秩序深深震撼。

作战期间,上郡实行耕战制度,战时全民皆兵,闲时士兵卸甲参与耕作,与之对应,上郡的冶业便以军工为先,农工为佐。石狐子来此做的第一件事,是随军跑遍各大战场,包括西边的丘陵沟壑,南边密集的海子、以及北部的大漠草原,收集到各军兵器的数据之后,他做的第二件事是设计炉房,不仅全面优化当地铸造程式,还能依照时令和战局的变化及时调整各军区的供应,一晃眼两年过去,他又发现,上郡因与北赵和东魏接壤,所以许多筑氏做的削刀都已使用以赤金为芯,铸铁为锋刃的技术,故而,他做的第三件事,便是背着秦郁,重拾当年的思路,把应龙雕刻在冶署的大门之上,创立了一套新式的浇铸及锻打工序。

这样的剑比原先轻,更实用。

阿莆跟着参观,这才明白石狐子为何要守得如此森严,原来是怕被秦郁发现。

“看来石冶监还是有准备。”连诲的双手背在身后,一边观铭文,一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