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颟顸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3891 字 3个月前

鲍信说的到底是何计呢能让何进惊成这样</p>

原来,鲍信说了三个字</p>

“焚敖仓。”</p>

这三字如何让何进不惊</p>

要知道敖仓积粟不知多少代,自秦代以来就是东方粟米转输西边的中转站和储备地。里面的粟米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正是靠着山积的敖仓粟,汉室才有底气控遏东方,无论剿抚都从容有余。</p>

而现在这小小的司马,竟然敢烧敖仓粟真可谓狗胆包天。粟这东西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的,这一烧,就真的烧没,汉室再想积累如此庞大的仓储可不知道要多少年。</p>

于是,何进下意识的就呵斥</p>

“狗奴,尔好大的胆”</p>

何进到底是汉室大将军,此刻一怒几若雷霆。</p>

鲍信说出这话的时候本就惴惴不安,此刻见主公大怒,立马就跪下叩首请罪。</p>

边上晏然的袁绍皱着眉看着鲍信的惊慌样,暗骂果是偏地土豪,沉不住气,于是就要亲自下场。</p>

正在这时,将头埋在地上的鲍信说话了</p>

“主公,仆此策不以公家计,只为主公虑。如今泰山贼开仓散民,恐怕得胜兵不下二十万。但彼有粮能聚,那无粮自然散。只要将敖仓粟焚尽,那泰山军那招徕的杂兵还不是一朝散尽到时候,彼辈只剩下老卒万余如何敢有觊觎京畿之心”</p>

袁绍没想到这鲍信有两下子,本以为都吓慌了,这时候还能说个囫囵几句,可用</p>

那边何进,还在想这事,突然他反问道</p>

“既如此,何不遣精兵夜袭敖仓。只要重新占了敖仓,泰山贼不照样要散吗”</p>

鲍信愣住了,他愣不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是他万没想到汉室大将军就是这般货色难道汉室真的气数已尽</p>

但很快鲍信就回过神,他沉着道</p>

“主公,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拣精兵袭敖仓,而是咱们能不能如今关内不过千人,便是拣选勇士又能得几人这些人如何能夺下敖仓。既然夺不下,与其资敌不如焚掉。主公,我们焚敖仓,不是因为这個办法好,而是目前我们只有这个办法,别无选择。”</p>

听了这话的何进,喃喃道</p>

“是啊,咱们别无选择啊,不能资敌啊。”</p>

何进的做派全落在袁绍的眼里,他心里冷哼</p>

“这何进到现在还沽名钓誉,内心其实早就决定,不过是等下面的鲍信给他个借口吧,还别无选择哼这就是汉室的公卿,颟顸不能。这汉室早就应该改朝换代了。我袁氏为帝有虞之苗裔,刘氏为帝尧之苗裔。上古时尧禅让于舜,正应命刘氏禅让于袁氏。我袁绍就是这天命之人。”</p>

没错,这一切都是袁绍安排的。从他吸纳鲍信开始,就引为私人。随着天下局势的发展,袁绍已经不满足做一个佐汉功臣了,他滋生了取而代之的心思。</p>

一有此想法,他就以削弱汉室实力为思量。</p>

那汉室的权威和实力是什么呢就是那南北二军和京畿公卿衣冠。现在南北二军大创,京畿公卿扫地,就剩下那河北的万余汉兵主力。所以他就想到了祸水北引的方式,让泰山军与河北汉兵互相消耗。最后不管如何,汉室的实力都将大衰,到时候,一鲸落而万物生,他袁绍的机会就来了。</p>

而现在,他小试牛刀,这何进果然入彀,但袁绍一点也无自矜意,只因这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p>

他在京都能成为孟尝公一般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家世好,更因为他知道任何人都能被说服,只要知道对方要什么,满足它,这人就会为你所用。</p>

鲍信如是,何进如是,这天下人皆如是。</p>

虎牢关上波云诡谲,长社城上空的烟灰也在飘荡。</p>

因为长社城已毁,两万汉军只能扎营在城外旷野。</p>

营盘中间,巨大的帐幕中,汉军左、右军两部联席军议正在召开,包括豫州豪强在内的上百位军吏,将这巨帐坐得满满当当。</p>

此时,左中郎将张温、右中郎将朱儁分跪上首左右,听着一名京都来的谒者宣诏。</p>

只见这谒者郎朗道</p>

“着左中郎将张温为镇东将军,专办青徐兖豫四州讨贼事。着右中郎将朱儁为建威将军,辖六郡团练主办,速速北上防堵泰山贼西进。”</p>

京都的刘宏在得到荥阳之战的情况后,一日三惊,再顶不住压力,飞诏给河南的汉军主帅们。在刘宏的构想中,张温、朱儁和河北的卢植互为声援,或密行札商,约期会剿,三路并进,将泰山军围歼于荥阳城下,诛杀此大贼。</p>

刘宏和一干公卿在一连串的战事中,开始转变思路,不再以河北黄巾作为主剿,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泰山军身上。他们发现贼中最能战,威胁最大的就是这股。与其打河北,不如聚集兵力,先灭了这波,余下的黄巾军就不足为患了。</p>

所以,刘宏那边也已经去旨给了卢植,让他不要再管河北黄巾了,直接率主力南下,与南来的左右汉军一起围歼泰山军。</p>

实际上,汉军这一重大的战略转变是张冲等人</p>

绝没有料到的。</p>

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汉军把黄巾军当成大敌的,他们是给黄巾军援助去的。但现在人家是把他们当成主攻了,看来泰山军要是真的留在河济地区,那就真的惨了,是给黄巾军挡刀了。</p>

回到长社大帐,谒者念完,张温带着朱儁接旨了,但全场人的脸色都不好看。</p>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给大伙封官许愿了吗这还不开心</p>

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这次除了加官外,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编制划分变了。</p>

这一次,左中郎将张温升为镇东将军,原先的左右部汉军全部隶属于他。也就是说,朱儁手里的兵被夺了,要交给张温的镇东军。</p>

那张温就高兴了吗也不高兴,因为他手上的豫州六郡国的团练也被夺了,移交给了朱儁。</p>

他们都知道这又是国家相制衡的手段,但都这时候,国家就不能对我等有一点信任</p>

实际上,不是刘宏不信任他们,而是不信任他们的下属。张温、朱儁能守人臣之节,他们下面的人就能不想攀龙鳞、附凤翼</p>

所以就这样吧,这样大家都相安。</p>

但刘宏根本不知道,他这只是政治上的考虑,在军事上这一改变是彻头彻底的昏招。</p>

朱儁手下的兵随朱儁日久,突然隶属给张温,岂能没有寄人篱下之感。而朱儁自己家世不够,又如何能号令的了自成一体的豫州六郡国团练最后,搞成这样,汉军的战斗力根本发挥不出来。</p>

张温回座,稳稳了心思,朗声对全场道</p>

“诸将,就议议吧。”</p>

张温这边落话,前部校尉曹操就率先质疑</p>

“国家远在京都,不清楚前线的情况,现在临近大战,怎可易帅”</p>

曹操反对,自然有人赞成,那就是和曹操交了恶的中军校尉赵融。</p>

其人嘲讽道</p>

“国家明见高远,你什么身份敢质疑国家你以为你是你爷爷呀。”</p>

曹操最嫉恨别人提他是宦官子孙,现在赵融说这话,他直接踢开案几,拔出佩刀就怒骂</p>

“狗奴,安敢辱我”</p>

赵融哈哈大笑,突然一脚踢翻案几,跳起来大骂</p>

“五寸丁,辱你又如何你奈乃公何”</p>

眼见着曹操已经气得双眼圆瞪,下一刻就要真砍赵融,上首的朱儁忙打圆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