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胶东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1804 字 3个月前

蔡邕虚指了指张冲所在的方向,小声说</p>

“不是想加入,而是就已经是了。咱们那个渠魁啊,就是太平道泰山方的渠首,也是他们太平道人公的关门弟子。”</p>

胡母班到底有城府,便是听到这么大个消息,也只是张大了嘴,却没有惊呼出声。然后就听蔡邕说</p>

“我也是才知道这个事的,知道后我就清楚这对张冲他们泰山军来说是个跃龙门的机会。我知道师兄你们很多党人都在和太平道合作,但真心想助太平道的一个也没有,都是想趁乱牟利。那咱泰山军能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呢远的不说,就说这天下数百万太平道徒,分布大河两岸,只要咱泰山军成了太平道的新的良师,那是不是说就能号令这天下太平道如此,这泰山军不就跳出了这个齐地的泥淖嘛。”</p>

两人还要再继续深聊,那边郡丞诸葛珪就出来了,二人默契不谈,换了个话题和诸葛珪一起攀谈。</p>

这个诸葛珪是个有意思的人,奉高城陷都半年了,还做的是汉庭的官。</p>

当日城破,他被泰山军的一个什将献俘给张冲,然后张冲才知道此人的籍贯是琅琊,还姓诸葛,张冲心里就一惊,然后就旁敲侧击了几下,问了他们琅琊诸葛家有哪些人。虽然没听到什么熟悉的,但张冲差不多确定这人应该是诸葛亮的族叔一类。</p>

之后张冲又从一些奉高百姓的口中得知,这诸葛珪确实是个好官,官声不错,所以也就没难为此人,只把他单独看押了起来。</p>

后来张冲请蔡邕做太守,蔡邕当时提的一个条件就是他要诸葛珪这人,张冲同意了。</p>

本来就是蔡邕再是名士,想让诸葛珪从贼都是万万不可能的,但是蔡邕说自己只是一介酸腐,从来没有过牧民经历,肯定是治不好奉高老百姓的。到时候民治不好,那帮贼寇多半就回竭泽而渔,将百姓视为犬马消耗掉,所以你诸葛珪出来,非是为贼寇治理百姓,而是在为奉高百姓谋生路啊。</p>

是啊,他诸葛珪哪是为汉庭、为贼寇治民,而是为民治民啊。遂答应做了郡丞,还招收了一批流落的郡吏,依旧以汉庭的印绶来处理郡务。</p>

当然,诸葛珪这种身在泰山营,心在汉庭的事情,自然招惹了泰山军中诸多非议,尤其是将名分大义看得最重的法家士赵达最为反对,他指出像诸葛珪这种真节义之辈比胡母班这种朝三暮四的,更来得威胁,建议要将此人明正典刑。</p>

当时胡母班幸亏不在,不然气得估计又要吐血。</p>

但张冲将这些非议都给压下来了,对他而言,先不提是给谁当官,能为他解决问题的,就都能用。</p>

而且从诸葛珪这样的举动来看,此人是个心中有民,心中有忠的人。如果能将此人吸纳入幕,那对汉庭一系的打击就是巨大的。谁都会想,连如此忠君爱国之人都从了贼,那这汉室是不是真的气数已尽。</p>

至于此人会不会改换门庭,张冲认为可能性非常大。这倒不是他觉得诸葛珪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而是这事从来不看他怎么样,而是看汉庭那边能不能容他。他说自己没投敌就没投人汉庭会信</p>

当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力尽被俘,也是失志不渝要做汉臣,但最后呢孝武皇帝不还是只听此人降了,就诛杀了他的家人最后李陵不投也得投了。</p>

所以啊,张冲不急,等等看,他相信汉庭会助他收得此人的。至于万一不成,那他张冲也没损失,这诸葛珪不还是在为他治民呢嘛。</p>

今日,是蔡邕拉着胡母班来诸葛珪这里的,除了闲聊,增进感情,最重要的是蔡邕还是想听听诸葛珪的建议。</p>

就在上午,渠魁张冲将泰山军各曹长及军幕僚都召集到了他的府衙上,包括蔡邕,他们就是讨论了一件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