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袭杀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1897 字 3个月前

听了这话,张冲笑了</p>

“这些豪强啊,真的是要钱不要命。这壁要是还修在山口处,我如何能出来现在修在这。哼”</p>

既然于禁在,张冲就问他对攻陷此壁有何建议。</p>

于禁知道机会来了,他立马将自己想好的军略和张冲言说</p>

“攻此等坚壁,最上策就是用内应开壁,如此陷壁就易如反掌。中策就是围而不攻。此等形制的壁垒,粮秣有余,储水不足。围壁七日,敌必溃。下策就是四面合围,蚁覆攻壁。以我泰山方骁勇,破之必矣。”</p>

谁知于禁刚说完,也在边上的丁盛就讥笑道</p>

“说了半天,说的不都是废话。什么上中下三策,你说的上策用内应开壁,咱们现在都来了,人家砦门紧闭,这会哪找内应。还有你说中策,你要围壁,说人家缺水。是,人家可能确实水不够,那不会挖啊,此地就离汶水不远,必然有地下水,他们只要深挖水井,水的问题就能解决。到时候我们傻乎乎的围在那。等人家费县、赢县的援兵一来,就是咱们被人家围了。也就是最后下策还说的在理,就是直接干,以咱们泰山兵的骁勇迅捷,就眼前这壁,就我大器所部四百兵,给我半日时间,必然破壁。”</p>

于禁被丁盛批的简直一无是处,脸一阵发红,但到底不还嘴。</p>

一方面他和丁盛虽然都是部将,但丁盛这部将和他到底不一样。人家是老弟兄,是核心,而他是降将出生,提拔得又快,本就遭人嫉恨</p>

,此刻如何敢回嘴。</p>

但另一方面他不回嘴,也是因为丁盛说得对,三条策好似也就是下策能用。但那硬打硬攻的方略,就是让全军最无智的黑夫来想,他都能想到。他于禁说了这个,又有何骄傲的呢。</p>

所以于禁沉默。</p>

而丁盛呢他讥讽于禁,哪是因为对事啊,他就是对人。</p>

今春的编制重组扩充,丁盛是支持的。哪个将不喜欢自己的兵越多越好。但对这个安排,他内心一百个不满意。</p>

这次重组,几乎就分出了众将的排位了。首先,除了杨茂依旧是军中二副,其余将领中,最重的就是关羽和张旦。他们一个是左校尉,一个是右校尉。可以说是军中两大柱石。而关羽作为左校尉又要比右校尉更重。</p>

所以换句话说,这个北狗,自去年秋天入伙,一个冬天就一跃成了军中仅次杨茂的大将,重将。他丁盛酸了。要知道他们石家军才立军时,他和张旦还并驾齐驱,隐约还要高他丁盛一头。现在呢,直接落人家一个身位。</p>

丁盛不敢怨张冲,他对渠是彻头彻尾的服气,他到现在还认为,他丁盛能光宗耀祖回春秋里,就靠在渠头上。他坚信渠能做一番大事,只是他着急的是,到时候他丁盛还能不能跟上。所以他才在最后向张冲请命,让他们上。</p>

丁盛当然知道此壁不好打,必然是要死很多人的。但没办法,不拼命,他丁盛都要被于禁这降贼给超了,没见到他现在已经爬得和自己一样,都做到部将了吗</p>

实际上丁盛的请战是抢了前锋典韦的机会的,但典韦素来就沉默也不邀功抢战,对丁盛的抢战,也不生气。</p>

见丁盛如此请战,张冲哈哈一笑</p>

“好,大器果然还是这样好战,敢战。行,这一战就用你。你打算如何攻打这壁。”</p>

丁盛将内心腹策说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