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败犬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2358 字 3个月前

随后几天,张冲尽东道主之谊,又带着蔡邕爬山揽胜,畅聊许多。</p>

蔡邕也对张冲所表现出来的见识和气度心折。此人即便不是如师弟说的那种应命之人,也依旧卓尔不凡。</p>

就这样,一老一少,想谈甚欢。但忘年虽好,也有分别之日。最后,蔡邕带着胡母班的殷殷希望,还是拜别了张冲、度满,回奉高和胡母家的人商议了。</p>

张冲也有很多善后的事要做,在未来一段时间,他要紧抓泰山方的制度和生产,更残酷的考验还在后面,要利用每一刻的喘息来修炼内功。</p>

东平陵兵败的消息终于在济南国相寺发酵了。</p>

刚开始土鼓县传来泰山贼犯境时,济南国上下还一阵担心。但后来土鼓县又传来说,西进的东平陵兵疑似全军覆没,这下子大家都安心了。土鼓县这帮颟顸的,传的都是什么不靠谱的消息。</p>

但当土鼓县说前往县西的道路断绝,东平陵兵也好久未来催粮秣,济南国才开始真的慌了。</p>

后来他们在西市抓到了几个逃兵,这些人在大雾中侥幸溃逃,不敢回家,在西市浪荡。从这些逃兵中,东平陵才真的知道,天塌了。</p>

不仅是东平陵兵全军覆没,就连军曹长王亢和贼曹长国雍都死了。</p>

今日,在济南国相寺,国、王二氏的族长就坐在国相荀绲的堂内,要他给二家一个说法。</p>

听说荀相在后室都拍了案,骂道</p>

“什么说法,他们要什么说法。王亢和国雍不是汉家吏吗他们是为国而死,和我荀绲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找我要说法,搞得二人是为我办私事。彼辈公私不分,还敢堵本相,真岂有此理。”</p>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坐在前堂的国、王二氏的族长的耳边,两老翁也耄耋之年了,听到这荀绲这种冠冕堂皇的话,差点气得闭过气。</p>

这荀家子怎生如此无耻不是你荀绲要剿土贼嘛现在就成了国家事了想荀神君,高风亮节,怎么有此犬子。</p>

两家气急,都要冲到后署了,还是荀绲之子荀彧排出,也不知说了哪些话,反倒真将二家族长给劝回去了。</p>

众署吏对荀彧一阵夸赞,荀彧微笑还礼,然后就回后署敲响了其父荀绲的门。</p>

这会,荀绲正在那假意看着书,听到敲门声,心中一阵烦躁,耐住性子,他缓缓说道</p>

“谁啊”</p>

“回大人,是小子。”</p>

见到是儿子来,荀绲不看书了,等荀彧推门进来,他就带着儿子转到了一旁的静室。</p>

二人刚落座,那边荀绲就向儿子抱怨</p>

“果然是齐人难治,想我堂堂二千石,竟然被本地豪右堵住门,真是羞煞。”</p>

荀彧只是默默听着其父抱怨,等荀绲絮絮叨叨发泄完,他敛衣拜道</p>

“大人,彼豪右难治,不外乎国中无人。这几日我遍寻名士,交结豪杰,为大人访得俊杰二人,以小子看,都是一时之选,今荐给大人解烦。”</p>

荀绲一正,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素来交友广阔,没想到他在济南也能寻得芳草。他探头问道</p>

“是伏氏精舍的儒生吗”</p>

荀彧摇头道</p>

“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二士。一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一人颓唐如玉山之将崩。与二人想谈,如沐春风,各有秋色。”</p>

要不说语言是有力量的呢荀绲都没见过这二人,但只是听儿子这么一形容,就迫不及待地想见此二人。</p>

他激动起身,问荀彧</p>

“这二人叫什么,现在在何处”</p>

相比于其父的激动,荀彧依旧面不改其色,他淡然说道</p>

“如日月者,姓王名修,为北海营陵人。而如玉山者,姓邴名原,是北海朱虚人。此二人结伴游学,现在正在伏氏精舍旁听。”</p>

“好好好,我这就请谒者去请他们入府。如此佳人,不能一见,人生大憾。”</p>

荀彧整肃</p>

“大人,此佳士焉可以俗人待之,必要大人亲去躬请,这才是礼贤下士。”</p>

经儿子这么一提点,荀绲抚额笑道</p>

“对对对,我亲自公车去请。”</p>

半晌,一朱轮公车从济南国相府驶出直入伏氏精舍。</p>

很快,全城都知道了,来自北海的两位高士被荀国相公车征辟入府,鲤鱼跃龙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