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页

“参观室每天都有人申请去看的,不差你一个。”余媛的言辞稍微激烈了一点点,接着就自己意识到了不妥,立即收起,转而道:“我要去做事了,您也该去普外了吧。”

“不着急。”魏嘉佑背起了手,晃动着人参的气味,慢悠悠的跟上了余媛。

与大部分三甲医院一样,云医的急诊中心也开始变的拥挤局促起来。

茫茫多的病人和茫茫多的病人家属,尤其是滞留不去的病人,让急诊中心的加床越来越多,床与床的宽度都在缓缓缩窄。

好在霍从军和凌然都很在乎功能区域的分隔,使得抢救室和处置室等小厅的空间尚算合理,余媛走进去,更觉得宽敞。

魏嘉佑是从京城过来的,自然更觉得舒服了。

在这个全国人民都觉得北上广医疗资源棒棒哒的年代里,北上广的医生自己是无比难受的。

且不说一天看40个号,80个号这种夸张的门诊数量,憋着尿用熬了30年的氪金眼看到的病人却是个消化不良,那真是气的想把对方的肠子掏出来捋一遍,绕在脖子上蹦迪。

至于急诊室的环境等等,那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医院的条件还比不上改造前的四合院,而条件好的医院,也就能跟棚改后的四合院较量一下。

当然,病人更不会舒服多少,挂普通号的病人显然得不到优质的京城医疗资源,但要是想挂专家号,十天二十天的等待期,真真是等出了我大英帝国的风范。

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也是半套伪命题,而且,随着高铁和飞机越来越方便,会变的越来越伪。

相比之下,云医这样的地方顶级医疗资源,反而更贴近于地方的需求。一般的病人如果不得点刁钻的疾病,如云医这一级的医院,轻轻松松的都能处理了。

甚至在某些地方谱系的疾病上,还能有更好的发挥。比如华西医学院在肛肠医学方面的研究,湘雅医学院在口腔癌等方面的临床实践,就是超过北上广深的。

不过,急诊与心脏外科是颇为通用的临床医学的学科了。魏嘉佑放眼看去,基本都是熟悉的场景,直到……

“余医生,您来了。”一名长相普通的住院医老远看到地平线上竖起来的丸子头,就像是远航的水手看到了陆地似的,开心的恨不得打死两名奴隶以示庆祝。

“怎么了?”余媛表情严肃起来,还稍稍带一点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