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凌然根本就没有提前做止血等方面的操作。

“抽吸。”凌然隔空说了一句,就见真的有抽吸设备出现了,于是立即问:“有没有显微镜?还有病理检查的设备,显微镜,载玻片什么的。”

蓝光闪烁中,系统一言不发的给凌然身侧,再次模拟出了一套病理检查的设备,其中就有凌然所要的显微镜、载玻片等物。

“可以。”凌然给了一个小赞扬。

接着,凌然将切下来的肝,在外围薄薄的切了一片,放入载玻片中,再递上药剂,就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起来。

他是在寻找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组织的边界。

如果显微镜里显露出来的是边界清晰的癌细胞组织,那说明癌变组织已经被切干净了。反之,边界不清晰,则说明癌变组织尚存,扩散的更远,还需要切的更多一些。

这种病理配合外科的做法,在许多医院都渐渐推崇开来,其好处也很明显,通过观察细胞边界的方法,能够尽量少的切除正常组织的同时,切除癌组织。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病理科送检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经常会遇到两次送检,三次送检,仍然找不到清晰边界的情况——以前的外科医生多切三五厘米也不是闲得慌,那就是因为癌细胞的浸润能力,往往就会到三四厘米的程度。

而采用病理送检的模式,争的其实就是一两厘米的宽度。

但是,肝癌手术,采用这样的模式的极少。

送检期间,病人可是敞着腹腔等待呢,若是切个肠子什么的,病人也等得住,肝脏手术,就往往没有这么便宜了。

不管是阻断肝门还是哪里,肝脏缺血状态下的安全时间,也就是1个小时,超过一个小时的话,还不如多切个三厘米呢。这样一来,送检的次数有限,预后也不好,病例送检就变成脱裤子放气了。

凌然也没把握,在手术中一两次就能切干净被癌细胞浸润的组织,再者,戚玉泉还有卫星灶,切除面积更大更复杂了,采用常规模式,根本没办法采用病例送检的模式。

而不采用这种方式,愣切的话,戚玉泉的身体又明显受不了。

这也是孟杉将人转诊过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