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其他的病人也趁机请凌然帮忙看手。

复健是个很枯燥的过程,而且不是线性恢复的。

许多病人复健到了一定的程度,短时间内没有改善,就会非常焦急。

凌然的医生身份,此时给了大家安慰的效果。

这时候,一名复健中心的护士过来,看到凌然在给几个人做测试,就在旁笑道:“你们的运气可是好了,你们当时是凌医生给你们缝的皮吧,凌医生缝合出来的伤口可漂亮了。”

凌然的手术量起来以后,缝皮就经常交给吕文斌和马砚麟去做了,而现在做复健的几个人,都是凌然最初的患者之一,已接近出院了。

几名正在复健的病人都是男性,显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都互相看了起来。

护士见凌然在场,就主动帮他吹捧道:“凌医生的缝合水平,在我们医院也是公认的,复健室不是有以前的病人的缝合后的照片?你们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凌医生缝的简直是艺术品了。你们能碰上凌医生的缝合,很难得的。”

男人们对自己的手是否好看,并不是特别在意,但也都有些好奇的去找了房间角落里的自制册子。

复健中心向来有拍照留底的传统,一些恢复情况好的病人的伤口图,就会整理成册,既用来自我宣传,也是对后续复健病人的一个激励。

几个大男人围着一本杂志样的册子,一页一页的翻,同时与自己的伤口相比较,还真的是看出了许多异同点。

“这个还真是缝的有点糙啊。”

“手背上留的伤疤这么大,以后出门要被人盯着看吧。”

“还有这么恶心的?看着不像是人手了。”

复健中心选出来的都是较好的案例,但不一定就是伤口缝线漂亮的案例,在这一点上,很多医生与凌然的观念是不一样的。

手外科是老牌科室,它的老牌高端医生,年纪都在50岁往上了,潘主任那样的副主任是在手外科是被称作年轻有为,破格提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