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页

香港之行回味无穷,黄瀚觉得身心愉悦,居然特希望再有那种机会,只可惜没几天就到了开学的时间。

黄瀚和陆瑶都是文科生,俩人说好了,都准备报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英语等等,都是实用的东西,何乐不为?

黄瀚和黄馨将要成为同校不同系的同学,但是因为黄瀚是新生开学时间晚几天,因此黄馨先去了沪城。

张芳芬和黄馨一起去的,今年张芳芬有一半时间住在沪城,因为沪城总部已经开始运行。

黄道舟也经常去,“全力企业”的销售总公司已经在沪城运营,接下来是考虑把沪城研发中心建立。

前段时间,省里和扬州市的领导来三水市调研,有几个领导提出建造一座地标建筑。

他们都认为“全力企业”效益好,完全可以建设一栋“全力大厦”,还满怀憧憬,希望这座大厦成为苏北乃至于苏南省第一高楼。

黄道舟头脑清醒没有答应,宋解放是大学生干部,基本上不拍脑袋决策,没有附和领导的建议。

黄瀚听黄道舟谈了几个领导建议建造“全力大厦”的经过后嗤之以鼻!

好好把不肯头脑发热的黄道舟夸了又夸!

把黄道舟夸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实在受不了跑了。

黄瀚记忆中“巨人大厦”、“春兰大厦”、“燕舞大厦”等等都是拖死企业或者把企业拖入衰退期的重要因素。

花巨资建造一栋楼房,而且是在三水市这个常住人口才几十万的县级市砌楼,有什么意义?

这年头的银行利息都得以年息百分之十几估算,八年资金成本翻一倍,投入一个多亿,八年后相当于消耗了三个亿。

一个多亿用于扩张产能,用于在沪城建立研发中心,八年后累计产生的效益不会低于十个亿。

多了十个亿,许多企业保不准就撑得过危险期,多消耗了三个亿这些企业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