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页

“嗯!我听你的。”

“我认为你明天就给秀儿、玉儿她们打电话,让她们派遣各分公司经理到当地银行批贷款多多益善!”

“可以!我们的‘风牌专卖店’名气大,有抵押物,拿得到贷款额度!只不过银行利息……”

“年息百分之十二可以接受。”

“月息百分之一有些高了!”

“不高,你让各专卖店贷到款立刻打给‘华美风’进货,用不着担心把仓库塞满。如果仓库放不下,可以租附近的民房,租半年,用于临时存放。”

“如果这个样子搞,以平均一家专卖店贷款三十万算账,我们岂不是能够多出超过一亿五千万的资金?”

“钱越多越好,一分也不留,用来进原材料。

如果钱富余可以多付一些给“中港实业”,他们也在囤积原材料,还进口了不少原产地印度的优质棉花。”

“好!我同意,反正这些原材料都是钱,根本没有风险。”

大概不到晚上八点钟,黄道舟跟秦淑洁联系上了。

空调压缩机的事儿是黄瀚计划中的,秦淑洁接到黄道舟的电话后不仅仅表态今年再增加五万台,还跟黄道舟谈了明年的计划。

黄道舟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把“全力企业”完成第三条生产线需要的一部分必须进口设备的型号报给了秦淑洁。

进口这些设备有要求,必须是德国货,还得是大公司的产品。

“全力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研发压缩机,基本上是依葫芦画瓢,采取分解德国、日本压缩机零部件一一攻关的模式。

这个月又增加了几位苏联专业研究制冷设备的专家参与研发,效果不错,又解决了不少攻关难点。

初步估计,明年年底能够拿得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三个月后肯定能够形成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