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七月下旬,黄馨旅游回来了,她已经知道了高考分数,兴奋中带着忐忑。

为什么?她第一志愿填写了复旦大学,她的总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

只可惜仅仅是超了一分,属于理论上的考上了。

因为这里存在不确定性!实际情况未必是只要达线就被录取。

达线了最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例子屡见不鲜。

原本轨迹,黄馨就有两个同学,一个超过大专分数线三分,最后被中专院校录取了。

还有一个更加倒霉,她明明超过中专分数线两分,却没有被任何一家院校录取,不得不复读一年。

高考比分数其实不是和全国的考生比拼,而是跟本省的比。

黄馨的分数要是放到新疆、青海,肯定超过分数线二百分以上。

教育公平只能相对的,全国一盘棋,每个省的录取人数是有上限的。

苏南省的受教育程度高,故而考生的分数线也很高,绝对领先全国。

这无可厚非,不可能因为某个省分数高,名校就录取更多学生,大明王朝的科举还分南北榜呢!

为啥?江南的世家大族针对科举进行系统教育。

朝廷完全以文章取仕,岂不是整个朝堂都被江浙的文人包了?幅员辽阔的北方怎么办?

因此朱元璋决定分南北榜取仕,为了执行旨意,还杀了几个顽固不化坚持以文章优劣取仕才彰显公平原则的大臣。

如今的美国正在推行名校按照人种分配招生比例!